万里长江,在重庆与嘉陵江交汇后,冲破重重大山,一路奔流入海。突破阻隔、敞开胸襟,恰似重庆这座山城拥抱世界的姿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地处西南,却志在开放大局;坐拥锦绣,却就势大江奔腾。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重庆构建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汇聚全球要素资源,牵起全球“命运纽带”……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新观念在形成、新资源在汇集、新枢纽在牵引,山城重庆正在领奏一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交响。
在这里,“一带一路”与长江“牵手”
重庆果园港,长江上游第一大港口。
巨臂起舞,货轮穿梭,铁轨交错,车流如潮。“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此交汇对接,成为西部地区联通全球的“中转站”——
这是重庆果园港(7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欧洲的汽车、奶粉等搭乘中欧班列抵达果园港,再沿长江分拨至全国各地;东南亚的服装、皮鞋等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至重庆,再经长江转运上海,或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
“货要得急,就走铁路或公路;时间充裕,就走水路。”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说,不同的物流通道,在果园港实现“自由组合”。
如今四通八达的重庆,10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当时,深居内陆腹地的重庆,产品出口不得不“西辕东辙”,向东经沿海地区“漂洋过海”;要么通过空运,于是“豆腐等成了豆腐乳”或“豆腐运出了肉价钱”,投资者望而却步。
困则思变——重庆将思维和视野向西投射,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 “渝新欧”应运而生,将重庆与欧洲的时空距离从40多天缩短至15天左右。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响彻世界,重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步伐不断提速。
如今在世界版图上,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在重庆交汇——
向东,长江黄金水道正不断优化,重庆还开通渝甬班列,货物直抵宁波舟山港,再通达世界各国;
向西,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总量已超过8000列,开通线路超过30条,辐射亚欧26个国家的40多个城市;
中欧班列(渝新欧)“中国邮政号”首发专列在重庆团结村站等待发车(2020年4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向南,重庆率先发起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南经广西北部湾等口岸通达世界各地,目的地已覆盖106个国家和地区的304个港口;
向北,“渝满俄”班列北上穿越西伯利亚,直达莫斯科,目前已实现常态化运营,开行频次正不断加密。
南来北往,西进东出,四通八达。重庆与世界的距离迅速拉近,从开放“末梢”一跃成为开放前沿。
【记者手记】当前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重庆开放实践证明,取得对外开放的新突破,谋求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必须创新理念,创新思路。一座内陆城市的开放之路,需要更为刻骨的革新。“一带一路”指引着“走出去”的方向,必须不断打破常规、砥砺前行,才能从更广阔的时空坐标,探索出一条撬动内陆开放的创新之路。
向这里,全球要素资源加速汇聚
重庆两江新区,三一集团西南地区首个工厂。
机器人往来穿梭,一台台工程机械生产完成。
“为何选择重庆?”记者问。
“因为重庆既是‘一带一路’重点地区,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三一集团西南公司总经理李兵直言。
在三一集团的规划中,落户重庆既能向西拓展中亚、欧洲市场,又能向南开发东南亚、南亚市场,还能依托长江兼顾国内市场。
工人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三一重工西南地区首个智能化“灯塔工厂”项目内作业(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这是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三一重工西南地区首个智能化“灯塔工厂”项目内景(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开放的重庆,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汇聚于此,汽车、电子、新兴贸易等产业拔节而生——
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通道,吸引了数百家全球电子信息上下游企业陆续落户,助推重庆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重庆正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芯、屏、器、核、网全产业体系全面发力。
以液晶显示产业为例,重庆引进京东方等国内龙头企业,还带动美国康宁、法国液空等数十家国际知名配套企业落户,迅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与电子信息产业类似,全球汽车品牌整机厂、零部件厂商纷纷落户,助推重庆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目前重庆正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4月2日,在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在进行焊接作业。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对于全球知名的福特公司来说,重庆已成为其在美国之外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公司需要在全球采购汽车零部件,重庆提供了便捷安全的物流通道。”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赵非说。
跨境电商、整车进口等新兴贸易业态,也正在这座内陆城市蓬勃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例,天猫、京东等品牌均已落户重庆,重庆跨境电商交易额从2014年的6000万元增长至去年的78.1亿元,“买卖全球”格局初步形成。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376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37.6%,比同期全国整体增速高10.6个百分点。
【记者手记】不是被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而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主动作为,重庆抢占“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强大“风口”积厚成势,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发挥比较优势,引进各种要素和资源,是重庆的“制胜秘诀”之一。当前,重庆开始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调整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产业高地,山城“登高望远”,前景可期。
从这里,牵起全球“命运纽带”
6月下旬,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一列满载奥迪轿车的中欧班列顺利抵达。
这是中欧班列开行的首趟奥迪进口保税整车专列。进口整车以往多走海运,这次为何选择陆路?
“因为机遇。”奥迪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海运抵达中国西部往往两个多月,西部市场潜力远未释放,中欧班列有利于欧洲汽车品牌开拓新市场。
开放,既是重庆的选择,也是世界的新机遇。
在重庆“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俄罗斯蜂蜜、马来西亚燕窝、肯尼亚手工艺品等40多个国家的数万种商品在此汇集。
“以前物流不畅,很多商品进不来。”俄罗斯馆负责人刘晓敏说,如今海参、蜂蜜等对时效敏感的商品,可选择中欧班列;时效要求不高的商品,可选择成本更低的江海联运。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重庆发挥优势,牵起“命运纽带”。
海运、空运受阻,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疫情期间保持常态化运行,将防疫物资源源不断送往世界各地。
中欧班列(渝新欧)十周年纪念专列在重庆团结村站等待发车(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2020年,是52岁的江彤最自豪的一年。作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他值乘的中欧班列上,有不少支援欧洲的防疫物资。
“我能帮忙把防疫物资运到有需要的人手中,也是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一份贡献。”江彤说。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全国发往欧洲的国际邮件一度大量积压。重庆与中国邮政、海关总署合作,率先为疏运积压国际邮件开辟出一条新通道。去年4月3日,全国首列国际邮包专列在重庆发车,并在疫情期间持续运行。
“中欧班列帮我们克服了违约风险,去年公司共通过中欧班列发运1000个集装箱,同比上涨200%。”华硕电脑西南区品牌总监路宏说,受全球居家办公、在线学习需求影响,疫情期间华硕电脑出货量爆发式增长,但空运、海运受阻,中欧班列解了燃眉之急。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将进一步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口岸、开放主体、开放环境建设,提升重庆国际化水平,努力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再上新台阶。”重庆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说。
【记者手记】支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抗击疫情,助推全球经济复苏,重庆作为枢纽城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扎实推进新一轮开放合作,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协同推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等建设。开放的空间决定发展的空间,开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高度。只要不满足现状,勇于实践创新,以改革促进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重庆必将在拥抱世界过程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赶考路上争取更大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