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畜牧屠宰车间的机械臂织就第一集群,小米加工的银线串起产业高地,银杏林的矗立托举经济新翼……117平方公里的产业活力图铺展,武乡示范区全力锻造“2+1+N”产业体系,正铿锵前行在“数智园区、效率园区、生态园区”的征程上。
双核筑基,两大主导产业集群的“链式跃升”
走进绿农农牧屠宰车间,从肉鸡屠宰到精深加工的全流程清晰可见,这家龙头企业与大象惠沃、晋象饲料等企业共同构筑起区内肉制品产业的“雁阵”。示范区以绿农农牧公司为“链主”企业,坚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成为全省肉制品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饲料加工——生态养殖——畜禽屠宰——肉制品加工——病死畜禽处理——粪污处理”产业链,实现了农业种植、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业一体化循环生产,也促进了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等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肉制品”产业交相辉映的,是“小杂粮”产业农旅相融的图景。
走进太行沃土羊肥小米产业园,不仅可以看到百谷园种植示范基地,还能走进小米博物馆和晋皇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进行互动体验。示范区以拳头产品小米为内核,以太行沃土、老家小米、厚土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长治农谷有机旱作谷子研究院为支撑,创新研发小米饼干、小米茶、小米咖啡、速食粥、武乡枣糕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青少年农业劳动研学实验基地、科技体验厅、亲子互动和儿童教育体验场所、学生农耕体验区、康养民宿等项目,推出山西小米宴等吃住行游一体化休闲套餐,完善小米旅游产业链,改变千百年来小米初级产品的定位,拉长做深小米产业链条培育,全方位构建起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小米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一极突破,银杏经济的“换道领跑”
远眺李家山银杏经济林种植基地,银杏叶苗木铺就的 " 绿色地毯 " 一眼望不到边。近年来,示范区立足资源禀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进了银杏经济林产业园建设项目,大力发展“银杏+”产业,努力把“银杏染秋”打造成为示范区又一大黄金名片。
作为“2+1+N”体系中的“特色增长极”,不只是战略布局的棋子,更是武乡示范区立足全省农业示范区开辟的新赛道。
目前,示范区内银杏经济林项目已建设5个,种植面积达6400余亩,栽种银杏树木30万余株。下一步,示范区将围绕“银杏种植+银杏深加工+银杏特色小镇(康养+文创旅游)” 发展银杏果加工产业。通过技术提升与创新,重点布局银杏高效种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项目孵化、文创旅游等重点产业,构建银杏产业创新业态融合综合体生态圈系统,走出一条集银杏种植、加工、商贸、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多点蓄能,未来产业布局发展“先手棋”
“N”,是武乡示范区瞄准未来产业的关键落子。一区多点,打造现代化蔬菜(食用菌)产业链,围绕蔬菜(食用菌)种植向上下游延伸,大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新机械引进、储藏库建设等,按照“一区多点”布局,全力打造生产、加工、储藏、流通于一体的现代化蔬菜(食用菌)产业集群。全面发力,打造酿品一体化产业链,充分利用当地优质富锶水及高粱种植集中连片的优势,依托山西太行涌泉水厂、山西太行涌泉酒业、红色酒业、红色合合醋业等龙头企业,联合附近养牛、养猪、养羊等多家养殖企业,构建水、酒、醋、种、养、加等行业一体化特色产业体系。擦亮品牌,打造果品特色产业链,以扩基地、强龙头、创品牌为重点,坚持“特色+规模+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梅杏、核桃、大黄梨、红树莓、晋蕾爱果等五大特色优势果品基地建设,重点培育浓缩果汁、核桃、仁用杏、休闲方便食品等果品产业集群。上下联动,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链,依托紧邻武乡西山电厂的蒸汽优势,打造了周边最大食品加工产业园。目前已引进投资3.6亿元的江苏维扬豆制品有限公司豆制品项目豆制品加工等项目,创建全省中小企业产业园,推动区内所有农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