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钢产业是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2022年9月,太谷玛钢专业镇入选山西省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太谷经开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区域,并精准锁定那些产业转型方向与自身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的地区,推动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铸锻造产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成为推动太谷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一、聚焦集群发展,筑强产业竞争新优势
太谷经开区瞄准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发展结合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深耕产业基础,突出区域特色,两大主导产业引领提质。
一是高端装备铸锻造产业。目前共有企业4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9家,龙头企业主要有山西龙成玛钢有限公司和山西众德天和管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玛钢沟槽铸件、阀门管件等。该产业2024年产值完成41.85亿元,同比增速9.6%,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62.2%。太谷经开区围绕“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集群发展”的链式发展思路,上游引入玛钢铸造原材料项目。主要落地项目为报废汽车拆解项目,在报废汽车的材料构成中,废钢铁的占比较高,经过妥善处置后,能够实现循环利用,成为太谷玛钢铸造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该项目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实现废旧资源二次利用。下游落地固废循环利用项目。主要落地项目为山西龙成玛钢有限公司智能全自动化再生砂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玛钢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废砂,变废为宝,减少废砂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园区内排放,园区内利用,达到绿色循环发展。
二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目前共有企业2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家,龙头企业主要有山西三晋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凝固力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石墨化电极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该产业2024年产值完成18.4亿元,同比增速0.2%,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24.7%。太谷经开区聚焦新材料领域,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战略,依托三晋碳素、凝固力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以商带商、资源引商、展会招商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的引入与强化。目前已落地项目有总投资3亿元的中通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5亿元山西帝旺幕墙建材有限公司幕墙建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和山西尚发德隆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吨化妆品粉单元生产项目等,正在洽谈的项目有总投资3亿元的广东甲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C冷光源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二、驱动创新引擎,主体培育积蓄新动能
长期以来,太谷经开区将培育中小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鼓励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精耕细作,重点抓梯次培育,促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以创新型、高新技术及“专精特新”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1 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中小企业园1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太谷经开区以“专精特新”为引擎,加快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园区企业与高校合作,结合实际加快推动“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省校合作三大基地建设。目前已有凝固力、三晋碳素、大唐房车、金砖五谷四家企业成为太谷区智库合作基地,为入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辖区内的中通与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共建产业基地,凝固力与西南交通大学的合作正在进行中。
三、优化服务生态,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深入推进,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太谷经开区对标全国最优审批时限,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针对新招引项目,配备服务专员,“一对一”量身定制审批流程,提供“上门办、带领办”精准服务,全力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区内事、区内办”。2025年截至目前共办理立项备案44件,其中实行承诺制的项目比例达到100%,为企业领办代办行政审批事项共44项。太谷经开区联合区科技局,召开“太谷经开区惠企政策宣讲及银企对接会”,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推动科技政策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今年以来共协助昌鑫铸造、天雨消防、华海建材、硕志科技、金谷天安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下一步,太谷经开区将立足发展实际,聚焦玛钢专业镇建设契机,持续巩固主导产业优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加强与周边园区的产业链衔接,促进横向互补与纵向分工协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