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设计 > 正文

组建煤化工产教联合体 开创校企合作新模式

时间:2025-10-28 作者:佚名来源:山西省商务厅

  今年以来,灵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灵石中煤化工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能源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及全市涉煤企业,共同组建了市域煤化工产教融合联合体,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助力灵石县及晋中市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体以实训基地、技术研发、政策保障为三大支柱,通过整合资源推动煤化工产业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与技术双支撑。

  强化组织保障,构建“四位一体”协同机制。创新性地确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导、行业参与”的协同原则,系统整合多方核心资源,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能源学院等高校的科研与教学优势,联动中煤化工、亨泰荣和等23家县域龙头煤化工企业的产业实践资源,协同县总工会等行业组织的标准制定与培训能力,形成“政企行校”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政府端:投资3.5亿元的新建职教中心于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校园生均占地面积39.83㎡,生均建筑面积25.38㎡,生均宿舍面积6.61㎡,全部超过国家标准,硬件条件达到全省一流,为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端:提供了23个专业化校外实训基地,选派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深度参与课程开发与授课。学校端:承担人才培养主体责任,牵头优化专业设置、新增矿山机电和煤炭综合利用技术两个专业,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利用联合体平台优化教师队伍配置。行业端:由灵石中煤化工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煤化工行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紧密对接国家《煤炭工业技术规程》),建立动态更新的能力认证体系,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与优势互补。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创新“订单式+厂中校”培养模式。针对当前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培养周期长、人岗适配度不高等核心用人需求痛点,联合体创新性地推行了“订单式”精准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与区域内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有限公司等多家核心骨干企业深入合作,共同签署了具有约束力的《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协议明确要求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严格依据合作企业具体生产岗位的能力模型和技能要求,共同定制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此,联合体专门开设了“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数控加工技术实战”等高度契合企业需求的定向培养课程。培养过程采用“2+1”分段式教学组织方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内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训练行业通用核心技能,第三年则整建制进入签约合作企业,在实际生产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并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严格的岗位能力认证考核。近三年来,该模式已累计为签约企业定向培养并输送了超过五十名合格毕业生,有效打通了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实现了学生“入学即锁定职业方向、毕业即胜任目标岗位”的无缝对接目标。依托晋中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基地,为灵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矿企业开设“安全管控”“智能装备维护”等课程,累计培训超过1000人次,其中“订单班”毕业生就业率达30%。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能源学院、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灵石中煤化工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发的“煤焦油深加工节能技术”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通过“厂中校”培养的学生入职后胜任周期缩短60%,亨泰荣和反馈招聘培训成本下降30%。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打造“岗课赛证”融合课程体系。紧密对标煤化工产业升级的技术需求,重构课程体系。一是岗课对接。将“智能设备运维工程师”“煤化工工艺技师”等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标准,开发《煤化工智能生产控制》《矿山机电系统集成》等模块化课程。二是以训促学。实践课程占比提升至60%,增设《化工安全虚拟仿真实训》《煤炭分级利用综合项目》等实战课程,采用“情景化教学+项目化驱动”(如模拟焦化废水处理全流程)。三是课赛融合。在联合体框架内,开发区协调名师名匠帮助我县师生在2024年山西省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4个、二等奖33个、三等奖40个,综合成绩排名位居全省第三。选派6支团队代表山西省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争夺赛斩获1金2银,受到省教育厅通报表扬。工矿企业在职职工参加“中级维修电工”培训及考试,累计颁发职业资格证书50余本,获证率达到60%。深入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理念,多元化构建职工技能竞技平台,持续完善职工素质提升体系,着力锻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支撑基础。在开发区统筹协调下,县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急管理局联合灵石县体育运动中心、县职业中学,成功举办2025年“安康杯”电工、电焊工技能大赛。历经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5个竞赛项目共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30名,获奖选手均予以颁发荣誉证书、奖杯及奖金。四是证能贯通。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设立“华为ICT学院灵石基地”,开展“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中级)”等职业资格认证,覆盖省内8所职业院校,累计颁发华为认证证书12份,显著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实施“教师能力迭代计划”,打造双向流动师资队伍一是实践赋能。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赴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深度融入技术研发与生产管理,累计认证“双师型”教师78名,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二是企业反哺。聘请中煤化工高级工程师等15名技术骨干担任产业导师,开设“技术前沿讲堂”,讲授“煤气化智能控制技术”等课题。三是教研提质。依托县职中建成市级名师工作室4个,主持完成省级重点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今年以来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

  坚持示范引领,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煤化工产教联合体作为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唯一的产教联合体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在此经验带动下,县职中入选“全国财税大数据应用产教融合共同体”“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联合体”,华为授权培训中心辐射省内8所院校。通过合作建设“厂中校”,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锻炼零距离对接,被《山西日报》以产教融合典型案例专题报道。

  晋中市煤化工产教联合体通过机制创新与模式重构,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顽疾,实现了人才供给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下一步,联合体将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积极申报“国家级煤化工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灵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千亿级绿色煤化工产业集群提供更强劲的人才引擎。


原文链接:http://swt.shanxi.gov.cn/zxzx/yqjs/202510/t20251022_99806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