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襄垣县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总体要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紧抓产业招商、跟踪服务、要素保障等,推动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奔赴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跃升。截至上半年,襄垣经开区工业投资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118.7%;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7.65亿元;转型项目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100%。
招商引资重“质”求“新”
“我们被襄垣经开区‘企业有事马上办’的高效率折服!从有意向来投资到投入运营,也就是半年多的时间。”瑞泰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栗波就发出这样的感慨。日前,第二批50辆新能源重卡正式投入运营,这标志着落户襄垣经开区的瑞泰商贸有限公司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绿色、智慧、高效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从“广招广引”到“选商择商”,襄垣经开区招引项目的理念逐渐由“看产值”向“看新质”“看匹配”转变。今年以来,襄垣经开区聚焦聚力煤焦化、新能源、PVC深加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五条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紧抓京长对口合作和东部产业转移优势,与北京大学举行签约仪式,共建北大-长治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充分发挥国家D级化工园区、省级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区、新型煤化工特色产业集聚区等优势,多次带队赴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开展招商考察,对接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区管理委员会、天津坤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引进锦鑫化工绿色新材料、瑞恒新材料氯化石蜡等项目,促进招商引资全面提质、全面提速、全面提效。
今年上半年,谋划对接项目39个,总投资192.1亿元;签约落地项目31个,总投资94亿元;在建项目44个,总投资127.2亿元。
政务服务以“变”促“便”
“每周都有经开区的人来,帮我们解决问题,从政策、资金、人才引进、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对襄垣的营商环境我们非常满意!”山西华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永超说。
得益于襄垣经开区对入园企业全部实行“六包”责任制,由项目“全代办”建设扩展至企业全周期。山西华星8万吨/年废催化剂等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从开工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项目建设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投产指日可待。
今年以来,襄垣经开区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为出发点,持续深化“三项”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精减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以政务服务方式之“变”换企业办事之“便”。着力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减跑动次数,对进驻“山西政务服务平台”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开通网上受理,全程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聘请第三方机构,加强审批力量,提升审批效率,缩短落地周期。今年以来,累计办理各类手续70项,实行承诺制项目12个,为12个项目提供代办服务,出让标准地1宗32.58亩。
作为全县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襄垣经开区结合入园企业实际需求,新承接“消防、人防、竣工验收”等44项审批权限,累计承接190项审批权限,建立“定期办、现场办、领导办”会商研判机制,实行“1个项目+1名管委会领导+1个部室”全程跟踪服务,打造全周期全链条闭环审批模式,推动项目洽谈即服务、签约即供地、竣工即办证,企业则“一身轻松”“一门心思”抓项目实施、集中精力谋发展,持续赋能区域经济发展。
园区建设用“硬”换“赢”
“太平-金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网运行后,对我们金烨焦化来说,不光是解决我们用电需求,大大降低了用能成本,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了!”山西金烨焦化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连成君感叹道。这是今年襄垣县产业园推进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随着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企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
“筑好巢”才能引来“金凤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投产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襄垣经开区高标准编制经开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项目落地投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建设完成了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危废品处理项目所涉主管道改迁工程、山西华星科技有限公司10kV供电工程等基础配套工程,助力项目落地投产。新建经开区金钰道路、经五路、潞北三路等5条道路工程,开工建设284套经开区保障房,谋划实施污水处理站、工业管廊、应急水池、消防水池等项目,完善化工园区重大安全风险信息化平台功能,提升园区封闭化管理、智慧化管控水平。
持续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完善“小管委会+大公司”管理运营机制,公开招聘一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纵深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实施已建项目相关手续办理专项行动,妥善解决一批项目用地遗留问题。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力争盘活闲置低效土地 500亩、厂房1万平方米,新出让标准地 500亩,不断提升园区土地的承载力和产业项目聚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