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晋城经开区以高标准、强力度、严措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全过程管控机制,持续推进园区违约企业的清退工作,不断释放产能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完善机制,规范招商引资全过程管理。为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的激励、约束和退出机制,经开区组织相关部门多次研究讨论,制定并印发了《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规范招商引资协议签订、履行及退出的措施》,为进一步规范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全程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把好关口,严格投资协议法律审核。经开区责成有关部门对2019年至2023年签订的130余份项目投资协议进行了全面梳理,对有明显漏洞的协议,及时督促招商部门签订补充协议,进一步降低招商引资法律风险。同时,对本年度拟新签招商引资协议进行全面审核,整理出法律审核建议40余条,全力规避法律风险,为招商引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三、强化监管,跟踪投资企业履约进展。及时对协议约定中到期考核的企业,完成阶段性目标考核评价工作,实现应考尽考,应评尽评;根据经开区招商引资企业履约监督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履约监测表的模板,并向财政、招商、园区等相关单位收集具体情况,及时更新相关企业的履约监测数据库;对于相关重点企业,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对落地项目考核条款进行研究分析,对存在违约风险的企业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并形成报告;分类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因配套等问题阻碍项目建设和生产的企业,经开区将积极助企纾困解决困难,支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对确实达不到合同约定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的企业坚决要求其退出。
四、优化资源,加快违约企业厂房腾退。经开区党工委就违约企业厂房清退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并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讨论,第一时间制定了《关于清退企业厂房的腾退措施》。经开区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开发区法庭、城区法院执行局,及时解决厂房清退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各包联企业单位形成合力,强化“一企一策”、精准分类整治,加速不达产达效企业的腾退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与服务,全面推进需清退企业的厂房腾退工作。
今年上半年,经开区已清退并重新出租利用厂房3000平方米;清退并具备入驻条件厂房3.9万平方米;目前,经开区正对7家清退企业6万平方米厂房进行腾退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