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经开区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提升项目研判专业化水平,把好项目入口关。特别是光机电技术门槛高、行业专业性强,“通政策、懂产业、善谈判、勤服务”是一个好的招商人员的必备素质。
一是“借外脑”,通过市场化组建专业评判队伍。通过社会遴选方式,建立由业内企业家、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把专家决策系统嵌入招商流程中,使项目筛选、考察、评判标准更科学、更规范。首次提交项目资料后,由三名专家从项目所处行业发展前景、行业竞争激烈程度、项目在行业所处地位、产品与技术先进性、环境保护、项目所需支持合理性等六个方面,对所有招商项目是否符合入区要求进行初审。确定投资意愿后,将协议再次提交专家委员会复审,从项目发展前景、对于光机电产业集聚的支撑作用、对协议指标考核体系的意见及总体评价意见四个维度,对项目落地进行二次把关,让项目责权利更清晰、风险管控更规范、准入筛选更严谨;邀请基金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一起到一线看项目,从投资者角度,学习项目评判的基本逻辑和专业知识;重大前瞻性科技项目,利用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的资源,征求院士专家团队的意见,开发区形成了按项目档次,从不同角度的“一院三专家团队”专家决策机构。
二是“强内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招商队伍项目评判能力。将“项目考察报告”纳入项目招引流程,形成制度安排,通过在招商引资具体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形成了评判项目质量的“7个维度”:股东情况、组织架构、技术创新、市场规模、工艺流程及环保、未来规划和历史风险。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招商队伍的鉴别力和判断力不断提升。
三是“优合作”,用专业团队带动驻外人员整体谈判能力提升。按照市场机制,把中介机构的招商人员,编入招商队伍,带着开发区长期驻外招商人员一起深入一线,跑项目、谈合作,提升与企业家对话能力,以专业服务和精准信息资源,提高项目洽谈质量和落地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