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是一次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盘点
此前“统小川”已经向大家
科普介绍了五经普的
非凡意义和主要工作内容
今天,让我们换一个视角
用十个“千万”来看
“五经普”
第一个“千万”
工作千头万绪
普查工作不仅仅是入户登记这么简单,还包含制定方案、普查区划分绘图、“两员”选聘培训、编制清查底册、实施单位清查、普查登记准备、普查登记、数据检查审核验收、数据质量抽查、数据汇总评估与发布等十多个环节,需要面面俱到。
第二个“千万”
涉及千家万户
普查对象覆盖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从四川“五经普”单位清查初步结果看,涉及到的普查对象近900万户。全面详实的普查成果既事关你我更惠及你我。
第三个“千万”
情况千变万化
“四经普”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生深刻变化,大量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同时,数字经济、网络经济、三新经济成为新业态“风口”,市场主体变化频繁、“隐蔽性”强,普查难度加大。
第四个“千万”
联系千丝万缕
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每个普查对象都与其他主体相互联系,组成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夯筑了国民经济的底层。厘清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五个“千万”
发动千军万马
经济普查意义重大、动员广泛。为保证普查质量,四川省政府第一时间印发通知,成立全省五经普领导小组,省经普办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通力协作,选聘、调动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近10万人。
第六个“千万”
走过千山万水
经济普查的数据是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为了确保数据真实,四川的普查两员们在48.6万平方公里内开展“地毯式”清查。入户登记阶段,一个普查员一天3万步是常态。
第七个“千万”
历尽千辛万苦
四川东西长1075余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变化多样,川西北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5000米左右,普查两员入户登记有时甚至需要踏雪而行、多次入户,辛苦加倍。
第八个“千万”
道尽千言万语
为保证四川五经普的高质量开展,全省近10万名普查两员,道尽千言万语,才能动员数以百万计的普查对象,依法如实及时准确填报数据。
第九个“千万”
确保千真万确
数据质量是经济普查的生命线。全省各级普查机构扛实普查责任、把握重点环节,通过采用入户采集、自主填报、部门报送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普查对象数据,减少数据采集环节人为干扰;严格数据审核检查,对普查数据进行在线“即采即审”,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和多种分析方法开展验证评估,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第十个“千万”
利在千秋万代
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四川GDP总量仅为6304亿元、不足1万亿,2007年突破1万亿、2011年突破2万亿、2015年突破3万亿,2018年四经普突破4万亿,2021年突破5万亿。
历次经济普查不仅见证、记录了四川高质量发展的轨迹,更为科学决策部署、造福9100万巴蜀人们夯实了数据支撑。此次五经普也将真实准确反映全省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新特征,助力宏观政策更加精准有效,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满满的“一个亿”
有没有让你更深入了解“五经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