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发展之基,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定不移实施转型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抓项目兴产业,加快构建链群化、开放型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工业经济增长的新高地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引领者。
项目招引“精准导航” 实现“量质齐升”
云冈经开区“沿链”按图索骥,聚焦特色产业,丰富招商模式。
结合实际情况,汇聚各方力量,共划分了12条重点产业链研究小组,每周产业链小组座谈交流,紧紧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工作思路,聚焦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行业等,充分发挥领导带头招商、园区招商、驻京招商、行业主管部门招商等载体作用,全面用好用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高效推进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今年以来,云冈经开区相继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招商引资考核细则》等考核制度,建立了积分排名制度,对12个招商小分队进行积分排名,每月进行排名通报,将招商次走出去、招商次数引进来、企业回访数、签约项目数以及开工项目数等5大类专项考核指标,通过定期督查通报和年度总评的方式,在年底对照考核指标按照加减分进行量化评分,全面压实各方面责任,全部定任务、定指标、定奖惩,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及时有效跟进对接企业,对企业的相关反馈及时反映、及时沟通,做到信息同享、进展同步、对接同频,形成了产业链研究——重点投资信息推送——精准对接的招商闭环流程。今年以来,云冈经开区已新增签约项目27个,计划总投资66.0239亿元。目前,重点在谈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362.05亿元。
项目建设“筑巢引凤” 实现“服务提能”
云冈经开区立足实际,助企解难题,营造“尊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项目开工建设大大提效。
云冈经开区一直把标准化厂房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集约利用土地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标准化厂房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持续聚焦项目建设大提速,紧紧围绕“项目谋划准不准、支撑强不强、跟进紧不紧、落地快不快、服务好不好”五个方面,切实做到项目生成“准”、项目推进“快”、项目保障“优”的工作标准。对今年谋划储备的投资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全面实行“项目承诺制”“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机制,有效抓投资、推项目、抢进度。云冈经开区从投资、落地、运营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优质的环境,可以让企业安心、长久“筑巢”,更加稳定、健康成长。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扣产业发展需要,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强化要素保障支撑,打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让更多的优质企业参与到云冈乃至大同的建设中来。
产业加速“聚链成群” 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云冈经开区坚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实行联合招商、集中签约的机制,加快产业链式集聚,壮大优势产业。
积极采用产业链招商、展会招商等方式,通过梳理产业链以及充分利用展会做好招商工作,计划与中国工业固废网、中国危废技术网、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明年联合举办第七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高层论坛及第六届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高层论坛,邀请主管部门解析最新环保政策,解决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难题及资源循环产业聚集发展难题,积极邀请国内央企、上市公司资本与固危废产业项目深度合作,打造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
产教融合“乘势而上” 打造人才引留“强磁场”
云冈经开区聚焦激发新活力,共谋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人才汇聚,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深入园区、企业、项目等地调研座谈,找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人才引进突破口。全员出动,分赴北京、广东、武汉、太原等地重点高校开展签约合作,切实打好区校合作“出击战”。相继与山西大同大学、山西能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在提供技术指导、智库合作、科技成果运用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发展定位清晰、产业基础较好、要素资源齐备、服务优质高效等优势,找准各大高校的特色学科和领军优势,在“12大基地”建设上全面发力、多点开花。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源网荷储产业发展为方向,积极对接,开展柔性引才工作,为经开区内产业在技术研究方面提供了新方向。
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创业创新的热土,正在书写云冈经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