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祁县经济开发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头号工程”,立足实际,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多点发力,提质增效,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深入调研,找准政治监督立足点。用好“深学习、实调研、促整改、抓落实”工作方法,印发《祁县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工作方案》,制定了领导小组,针对三方面4项问题,明确工作措施、时间节点、责任部室和工作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营商环境作风评议,对区内100余家企业发放问卷评议,收到意见建议5条,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作用,推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二、立行立改,落实整改提升的发力点。4项问题全部整改完成,通过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党工委中心组和机关集中重点学习内容,每年至少专题研究部署一次营商环境改革工作。完善了开发区承权运行配套机制,加强承权事项业务和服务培训,暂未承接事项全部纳入开发区“全代办”办理范围,在组织和流程上进一步完善“全代办”制度和大厅窗口管理、人员AB角制度。九项区域评估已全部完成,走在了全省开发区前列。对接企业稳妥化解历史旧账、兑现政策承诺、健全完善“新官理旧账”、守信践诺、防范化解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
三、监督检查,发现助企惠企问题点。紧盯各种影响决策实施、阻碍政策落地、缺乏服务意识、破坏市场秩序等突出问题精准监督、靶向发力,把惠企政策落实的堵点难点、对企业乱检查乱摊派吃拿卡要等现象、政务服务环境的壁垒障碍、窗口单位的作风问题作为常态化明查暗访的重点。围绕经济指标、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工作重点,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检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约谈3人,下发监督提醒函2份,纪律检查建议书2份,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企业“办不成事”问题,杜绝“窗口腐败”。
四、优化服务,抓好营商环境落脚点。拓展群众及企业监督渠道,让监督执纪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推动纠治“四风”常态化长效化。建立政企常态长效对话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以最硬的措施、最严的纪律、最高的标准,全力保驾护航企业安心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