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晋城经开区作为全市项目建设的主阵地、转型发展的主战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全面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要求,结合实际,找准定位,紧盯目标,以“四个机制”为抓手,从招、落、运三个方面提升招引项目的品质和成色,进一步加快光机电产业集群集聚。
一是坚持精准机制,确保企业“引得进”。产业定位越细分,项目集聚越快,产业高点越容易形成。晋城经开区精准编制空间、产业、政策“三个图谱”,整合人、财、物“资源要素”,推动光机电产业由富士康一家独大,发展到以机器视觉为核心的“眼睛”和以硬质合金为基础的“牙齿”两条产业链,再到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产业链。
二是坚持招落一体机制,确保企业“落得下”。把招落一体纳入全区“五位一体”项目推进机制中,使招商部门的招商图谱和全区的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发展规划融合起来,项目一签约,所有手续办理及所需要素绘成一张图,实施挂图作战、到点交账,确保项目早落地、快投产。
三是坚持产业链协同机制,确保企业“长得好”。深化“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的产业生态招商模式,以生态之优推进产业链迭代升级。一方面,坚持“1+2+N”链式思维抓产业,实施“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创新链、数据链”五链耦合,以“1+9”为工作抓手,集中开发区各部门力量组成“经济动车”,不断补齐12项要素短板。今年,采用市场化方式开通了“深圳—晋城”物流专线,双向运输时间缩短2天,零担运输成本从1.5元/公斤降到0.5元/公斤,有效解决了周期长、效率低、运费高等物流难题。另一方面,签订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四方协议”,用市场化机制与链主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子基金、研发实验室、供应链金融公司和行业协会、第三方企业服务平台等机构,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锻造招商引资新长板,推动光机电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四是坚持常态化调度机制,确保项目“不断档”。班子成员带队,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进行常态化调度,聚焦项目考察、签约、落地、运行的17个环节,加强统筹协调、打破部门界限、共同解决问题,变“交接棒”为“齐步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事不过夜;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当晚会商、次日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