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经济开发区围绕国家资源型地区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以建设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为载体,深入挖掘园区产业共生潜力,充分释放产业联动循环、基础设施集约集成的效应,从源头削减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了传统煤焦化向现代煤化工提供“优质碳源”、低价“氢源”、多种“油源”和“煤基新材料”的转变,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构建起现代煤化工“党建链+服务链+产业链”融合新模式,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上半年,清徐经济开发区新签约金翰源高纯碱金属材料、亚鑫焦炉气减碳新材料等项目12个,总投资达51.53亿元;新开工美锦氢能零碳总部基地、中化学赛鼎相变储能材料等项目9个,总投资30.36亿元;新投产梗阳焦炉煤气应急保障综合利用、三强煤基新材料等项目7个,总投资28.94亿元。在新投建项目的强力支撑下,上半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9.83亿元,总量居全省省级开发区第4位,并入选全省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
一、红色领航,协作互助,舞好党建龙头
开发区依托美锦、梗阳、亚鑫等龙头民企非公党组织,全产业链条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园区“党建链”,引领上下游非公经济组织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发展优势,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成立了一把手兼任非公党委书记的组织体系,灵活采取头部带建、单独组建、区域联建等方式,成立各类非公党组织27个,293名党员带动园区全产业链1.64万名职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推进政企协同、产业协同、企企协同,突出展现民营企业家在党的团结带领下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发展;有组织抓规范,无组织抓指导”,有序推进新建项目党建工作,将390名流动党员纳入园区内非公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建设常态化,推动党建工作的整体联动、合力推进。选派7名党建指导员,严格落实周联系、月走访、双月例会等制度,构建“三张清单”资源集合机制,定期收集企业需求,形成需求清单;梳理部门单位资源政策,形成资源清单;融合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形成项目清单,党建工作指导员把惠企政策“带下去”、把问题建议“带上来”,促进资源有效整合、精准供给。
二、服务至上,高效保障,创优营商环境
聚焦手续办理堵点、痛点、难点,充分发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效应,扎根一线,现场办公,实现无延时、无间隙、无障碍对接保障,构建企业反映、园区吹哨、部门报到、专题研判、跟踪督办、销号解决的助企“服务链”。大力推进“一门一窗一网一人一次”机制创新,制定《入企上门帮扶服务机制》,37人构成的领办代办帮办队伍跟踪服务园区50个各类项目,把重大项目手续办理窗口前置到企业现场,提供个性化服务。深入开展“政策找企业、服务到企业”活动,围绕企业和项目诉求,强化调度,提升服务效能,形成问题清单,实行周调度会商、月专题研究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65件,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所有企业欢天喜地的发展态势不断增强,园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建立“标准地”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及“财政资金+社会资本”保障机制,全力推进总投资近百亿元的开南路、开中路、产业路、凤仪街、“公转铁”及配套工程等水电路网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保障功能日趋完善。
三、延链建群,绿色低碳,赋能产业发展
秉承“首尾相连、吃干榨净、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以1100万吨焦化所产44.8万吨煤焦油、26.5亿Nm3焦炉煤气、14.5万吨粗苯为基础,实现煤焦化工—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的持续延伸。在这一过程中,煤焦油送至园区内企业焦油深加工及碳材料装置;美锦和梗阳的焦炉煤气除自用外送至美锦工业高纯氢、LNG装置,亚鑫焦炉煤气送至甲醇联产合成氨装置;焦化项目生产的粗苯送至潞安太化新材料园区,园区焦炉煤气、煤焦油、高压蒸汽等28类化工原料通过公共管廊互联互通,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环环相扣、物尽其用;并构建焦炉煤气-高纯氢-加氢站-氢燃料汽车运输,煤焦油-中间相沥青-针状焦、沥青基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焦炉煤气-甲醇、合成氨、LNG-环保溶剂油等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产业链条,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套、协同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强势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全链条降碳增效。园区项目总投资的30%用于环保,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部按照低于国家特别排放标准执行,并按照3A级景区标准建设,绿化率达到30%。园区175MW余热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每年可减少CO2排放87.42万吨;吨焦综合能耗降至102.4kg标准煤,低于全国单位产品能耗标杆水平;全国首家焦化废水零排放污水处理厂、全省首家全智能220kV变电站均已建成投运,蹚出了能源革命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