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延伸政务服务触角,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瞄准企业“满意度”这一核心,聚焦营商环境,以“四个全面”措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是全面清查梳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和示范区的发展需要,按照“应授尽授、应领尽领”的原则,先后三次共赋权示范区省级赋权事项18项;赋权市级行政管理权共504项,承接504项;赋权县级政务服务事项涉及6类771项,共承接事项771项,按照相关文件调整取消后共保留767项。目前开发区共有事项1289项。分别是行政许可228项,行政确认21项,其他权力123项,行政处罚893项,行政强制3项,行政征收征用2项,行政裁决1项,行政监督5项,行政检查11项,行政奖励2项。
二是全面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办事不出园”的总体要求,示范区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推进“一窗通办”“集中联审”制度,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简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所有审批事项都要严格按法定时限做到“零超时”,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与能力。
三是全面加强放管结合工作力度。一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制度、专家评审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双公示工作方案,及时报送双公示信息,信用信息,完成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录入工作;三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实推进政务服务“三网合一”改革。
四是全面推进制度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实行“四个一”服务。实施“一次性清单告知、一次性提交办理、一次性完成评估、一次性完成网办”审批服务,精简审批环节、优化手续流程、缩短时限、降低成本,持续为示范区建设加码赋能。二是实行“四零”服务。出台了实施方案,制定了工作流程图,全面践行“零距离、零收费、零延时、零投诉”服务,进一步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