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一号工程|川渝市民的“菜篮子”更丰盛了!

时间:2023-07-17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目前

  农产品批发市场

  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在“保供”与“稳价”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相关数据显示

  2022年重庆建成并投入运营

  农批市场74家

  交易额达1764.9亿元

  四川农批市场共计90家

  实现交易额2634.66亿元

  为进一步深化川渝农批市场协同发展

  推进川渝农产品产销一体化

  7月11日

  由重庆市商务委、四川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

  川渝农批市场联盟产销对接大会

  在重庆举行

  小布丁带你了解

  

  

  

  2023川渝农批市场联盟产销对接大会现场

  

  重庆农批市场不断优化升级

  去年交易额达1764.9亿元

  本次大会上发布了《重庆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2022年,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农批市场74家,营业面积408.1万平方米;经营商户20余万家;从业人员28万余人。其中,综合性农批市场36家(包括以经营蔬菜、水果为主的多个农产品大类的市场,不包括只经营蔬菜、水果的市场);专业性农批市场38家,涵盖蔬菜、果品、生猪、粮油、海鲜水产、冻品、茶叶、药材、花木类等10多类产品业态。

  2022年,重庆农批市场交易额达1764.9亿元,比上年增加153.4亿元,同比增长9.5%。亿元以上农批市场56家,交易额1757.5亿元。亿元以上农批市场占比高。

  令人欣喜的是,重庆的农批市场也正不断优化升级,其中国家优化升级专项试点成效明显。

  2021年,江津被命名为全国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纳入商务部优化升级专项试点的重点市场之一。目前,双福国际农贸城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优势,推进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建设,分拨分销的东盟进口水果量明显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

  

  

  

  现场展示的四川特色产品

  同时,数字化、智能化助力重庆农批市场流通效率也明显提升。报告显示,全市有7家农批市场开展线上交易,尤其是荣昌区依托生猪养殖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线上生猪交易市场,上线经销商达到18万多人,线上交易额高达136亿元。目前,全市80%以上的农批市场实现了农产品交易、追溯体系、经营管理、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信息化、智慧化。

  有活力、有实力、有作为

  川渝农批市场深化协同发展

  为推动川渝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大会现场还发布了《深化川渝农批市场协同发展共同宣言》,提出川渝两地农批市场要深化产销对接协同,联动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供应链企业合力打造产销高效对接平台,创新完善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

  • 深化市场保供协同,积极协调组织货源调进与调剂,互为双方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便利。

  • 深化信息沟通协同,进一步加强双方农产品品类、价格、数量的信息沟通,完善双方农批市场信息互通机制。

  • 深化监测统计协同,要完善双方重点农批市场联系机制,深化农批市场运行情况监测统计合作,要深入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密切关注川渝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效果监测评估。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川渝两地将从体系共建、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同保供四个方面,畅通对接渠道,深化市场合作,共同建设有活力、有实力、有作为的农产品统一大市场和现代流通体系,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原文链接:http://sww.cq.gov.cn/sy_247/bmdt/mtsd/202307/t20230712_121436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