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新场 > 正文

聚焦“三无”“三可” 全力打造升级版 ——绛县经济开发区营商环境越来起好

时间:2023-04-02 作者:佚名来源:山西省商务厅

  近年来,绛县开发区紧紧围绕运城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按照绛县县委“五四发展思路”要求,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主线,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发挥了经济建设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

  一、思想认识到位,主要领导实干作为

  绛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作为一号任务,注重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在强化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在破解中梗阻、推拖绕问题上下功夫,最大限度争取全县资源和力量向开发区投入,把重视开发区建设真正体现在领导力度上,体现在工作上,体现在行动上。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成立重点项目包抓专班,建立责任清单,加强节点督办,强化协调服务,加大水、电、气、路、网、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组成专班每周研究项目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每月听取一次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二是全程跟踪服务。绛县县委、县政府统筹全县上下“一盘棋”发展思路,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县区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经常深入建设现场,及时化解矛盾和难题。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强化项目建设跟踪服务,当好政策宣传员、企业服务员、征收战斗员,全周期做好服务保障。先后协调解决了鸿源纸制品项目资金困难、旭灵电子征地草莓大棚拆迁、鸿源纸制品项目设备安装、立力同和项目用水、太原锅炉集团低碳节能热力项目环评手续办理等问题,帮助山西瑞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股改上市。疫情期间,接送区辖保供车辆2300余次。

  三是保障机制健全。县、区两级项目管理部门不断完善项目建设督办考核机制,对重点项目加大督办检查和通报力度,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督查,建立督查台账和问题清单,对账销号。对招商引资、对上争取、项目建设进行排名通报,在全县上下倡导形成了以项目论实绩、论成败、论英雄的导向,将项目建设作为选用任用干部的参考。

  二、发展谋划到位,目标思路符合实际

  围绕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依托现有的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化工(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为基础,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打造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钢企服务四大产业园区,重点是做到“三个聚焦、三个提升”:

  (一)聚焦扩大增量,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2022年,招商引资重点围绕谋划的104个项目,加强联系,持续跟进,争取落地。对当前推进的投产或部分投产6个工业项目; 8个在建项目;10个已落地即将开工建设项目;6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按照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按进度推进。

  (二)聚焦盘活存量,重点抓好经济运行和入企服务。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合理配置煤、电、油、运等要素资源,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同时,加大入企服务频次和力度,重点解决企业运行当中资金、借贷、担保等方面问题,组建工作专班,合理制定方案,盘活存量资产。

  (三)聚焦提升质量,重点抓好技术创新和校区合作。开发区与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大、武汉科大等14所大专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努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难题解决、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各类各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实效,实现校区互利共赢。

  (四)进一步提升发展规划引领水平。扎实做好总体规划、规划环评、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修编工作。使各类规划编制与打造“四园六区”、与产业空间布局、与产学研平台打造有机衔接起来,进一步提升规划引领和核心竞争力。

  (五)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园区供汽、供电、污水、供水、排水、绿化、美化、亮化等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开发区(东张路、涧里路、纵六路)路网项目建设,抓好园区道路新建及提升改造项目、医药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及管网铺设等5个项目,提升园区的吸纳力,树立园区新形象。

  (六)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水平。搭建企业与开发区管委会高效便捷的沟通桥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上再加力,进一步强化项目全区域调度、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

  三、顶层设计到位,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绛县经济开发区是我省较早成立的一批省级开发区,该区所处乡镇(卫庄镇)占开发总面积的87.7%,属国家级主体功能定位的农业主导区,导致园区规划环评不能通过审批,加上主导产业不够明确,已不能完全适应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要求。对此,县区主要领导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调整边界范围。县区两级主要领导与省商务厅、省自然资源厅充分沟通,寻求调区思路,在开发区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即调出卫庄镇范围不能开发区域,调入安峪工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和陈村孵化园,卫庄镇的面积在开发区下降到30%。此项工作完成后,理顺了开发区规划环评报批路径。

  二是调整主导产业。为了更高质量发展项目,解决产业散、乱、小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及开发区领导班子多次奔赴省商务、发改、工信、环保、自然资源等5个厅局。递交调整主导产业申请,通过不懈努力,于2021年12月2日,山西省开发区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同意绛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调整为“先进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新材料”,为下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开辟了道路。

  四、全员任务到位,招商引资成果斐然

  开发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思路很明确,始终能够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方向,精准靶向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通过开展定向招商、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乡友招商等方式,加大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力度。

  一是瞄准重大项目。突出招大引强,把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高科技含量、名牌企业、创税能力高的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和重点,提高项目引进的质量。

  二是围绕重点产业。围绕已经形成的先进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开展招商,提升产业的配套能力,增强已引进企业的根植性。

  三是突出重点区域。突出在产业转移重点源头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对这些地方民营经济流动特点认真研究,找准方式,县区先后抽调12人赴重点招商区域进行基地化全天候招商;两级领导班子先后40余次带队赴太原、北京、上海、广州、河南、湖北、深圳进行项目对接、校区合作洽谈,掌握了招商引资的主动权。

  先后引进了山西博翔汇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特种石墨生产线项目、山西聚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山西龙纤特种纤维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项目等,集聚了一批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未来产业高端化项目,形成了具有绛县经济开发区特色的项目集聚区。

  五、集中攻坚到位,项目建设氛围浓厚

  绛县县委、县政府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工作责任心,坚持“项目第一支撑”导向不动摇,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建立健全包联帮扶推进制度,对实施项目建设进行“点对点”、“一对一”攻坚落实。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有32个。2022年投产或部分投产工业项目6个;目前正在建设项目8个;已落地即将开工建设项目10个;达成合作意向项目8个。这些项目可有效地调整和优化全区的产业结构,提升全区经济总量,推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六、政策落实到位,投资环境普遍认可

  聚焦改革任务目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效”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审批服务机制,全面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省内一流审批服务环境。

  (一)降低入区门槛,实体经济不断壮大

  围绕市场准入、市场主体开办经营、要素支撑保障、财税支持、融资支持、服务企业6个方向,出台12条具体工作措施。相继开展了“五减一送”和“开办零成本”行动,减免各类费用42万,补贴160余万元。2022年,共新增市场主体登记449户,其中:企业372户,同比增长300%,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二)聚力改革集成,项目手续更加便捷

  一是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完善配套制度。按照“做细做小做全”的工作理念,新修订了开发区“全代办”推进方案,使代办程序更加规范。在资金投入上大力支持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实现审批程序再“瘦身”。截至目前,成功摘牌5宗标准地。分别是:山西恒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年固(危)废弃资料综合利用项目(一期)152.07亩;山西博翔汇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碳基新材料(特种石墨)建设项目(一期)129.37亩;太锅集团集中供汽项目32.89亩;旭灵电子年组装加工15000套节能冷却设备、智能供暖设备、机电设备项目13.28亩;鼎业机械年加工10000吨数控机床配件项目30亩。二是探索企业承诺应用范围。从经营场所、到位资金等证明事项再到建设内容、设计方案、城市建设配套费缴纳等均可以选择承诺方式办理。三是细化区域评估数据应用。将开发区完成的压覆重要矿床、区域水土保持、区域洪水评价、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区域能评及规划环评(修编)、地下文物勘探等评估数据,积极推荐企业无偿使用,节省了企业收集数据时间。

  (三)强化政策引导,企业建设要素更加齐备

  规范项目准入门槛,坚决退出高能耗、重污染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发展水平提质增效,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博翔汇良万元GDP能耗0.4吨标煤,皓昆耐火材料装备水平位居全国首位。同时,通过整合升级,协助亚新科、中设华晋、泰鑫源等9家企业认定铸造产能71.3万吨,为装备制造业下步发展拓展了空间。

  严格控制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严格区域削减要求,确保我区新建项目要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区域削减措施落实到位,我区和绛县通过联动机制,保障项目顺利落地,落实2022年环境主要污染物削减总量为:颗粒物18.662吨,二氧化硫51.183吨,氮氧化物72.401吨。

  争取耕地占地平衡指标。通过垦造耕地项目同时提升耕地产能,扩大开发区占补平衡指标数量,以解决开发区项目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指标短缺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开展。一是绛县磨里镇庞家岭等三村、安峪镇丁家凹等二村耕地开发专项资金项目(晋国土资函〔2012〕658号)正在进行项目报备当中,可新增耕地747.43亩,报备完成形成指标后,与省自然资源厅协商指标回购事项,预计可回购指标200余亩。二是南樊镇郑柴村耕地开发项目1、郑柴村耕地开发项目2、迁桥村耕地开发项目、怀泉村耕地开发项目4个项目(绛国土资字〔2018〕87号)正在进行验收前整改工作,预计可新增耕地220余亩。

  


原文链接:http://swt.shanxi.gov.cn/zxzx/yqjs/202303/t20230331_826195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