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时间:2022-08-15 作者:佚名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

  

  一、主要背景

  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我国与东盟开放合作、加快西部大开发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举措。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为广西谋发展,探索形成了第二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试验田”的作用。

  二、特色亮点

  总体来说,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广西特色”。各片区各部门紧紧围绕面向东盟合作、沿边开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广西特色”形成了16项广西经验和案例。如边境贸易区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创新模式,推进边境地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1+N”展示模式创新,向群众普及广西非遗知识,拉动广西非遗制作生产和销售,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多式联运“一单制”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降低贸易综合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二是突出产业发展。如围绕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通过制定进口毛燕地方标准、建立全流程安全监管和质量溯源机制,建设全流程自动化超级工厂,赋能燕窝产业创新发展,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集聚区,构建全国首条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投贷补”联动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新模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创新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突出系统集成。积极探索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改革,如“集装箱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系统集成改革”、“国际门户港陆海联运港站区一体化系统集成改革”等,涉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北部湾办、南宁海关、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等多个单位改革力量的整合。四是突出市场主体。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不断激发,“人人参与、行行推动、业业实践”的浓厚氛围逐渐形成,市场主体主动参与制度创新,并正在成为制度创新的有力推动者,如依托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利用新外贸孵化基地“互联网+新外贸”服务模式创新,助推区内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主要内容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40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共分两大类,其中:改革试点经验19项,最佳实践案例21项,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创新、金融开放创新、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通道门户开放等工作领域。

  (一)在全区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1.政府职能转变:“‘产业+安置’综合征地安置新模式”、“行业综合许可证‘一证准营’服务改革模式”、“人才就业社保综合服务‘打包集成快办’改革模式”、“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一码通办’改革模式”、“智慧发票申领服务优化模式”、“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改革”、“互联网医院跨行业综合许可改革创新”、“签约项目履约评价新模式”、“创新港口工程竣工验收模式”、“‘区块链+人社’民生服务场景应用新模式”等10项。

  2.投资领域改革:“深化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发展试点改革”1项。

  3.贸易转型升级和通关创新:“广西边民互市贸易创新发展系统集成改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服务新模式”、“出口生丝产品‘注册登记+远程影像辅助检疫’监管模式改革”等3项。

  4.金融开放创新:“跨境人民币流动便利化改革创新试点”、“‘投贷补’联动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新模式”、“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多式联运‘一单制’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农险保单质押融资银保联动新模式”等4项。

  5.通道门户开放创新:“铁路集装箱‘一箱到底’通用联运机制”1项。

  (二)在全区范围内可学习借鉴的最佳实践案例。

  1.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1+N”展示模式创新。

  2.凭祥(铁路)口岸创新铁路出口百货装车前申报新模式。

  3.面向东盟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4.“线上线下融合”跨境进口保税网购新模式。

  5.“单一窗口共享盾”外贸金融服务模式。

  6.打造险资新生态。

  7.集装箱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系统集成改革。

  8.国际门户港陆海联运港站区一体化系统集成改革。

  9.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动态综合监管平台。

  10.边境贸易区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创新模式。

  11.信用风险智能分类监管创新模式。

  12.“分、简、联”新模式畅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13.“全征+安居”土地连片开发模式集成改革。

  14.撬装式加油服务新模式。

  15.“互联网+新外贸”服务模式创新。

  16.“免申即享”政策兑现模式创新。

  17.基于行政部门公共绩效管理的“事必成”任务管理系统改革创新。

  18.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电同源电子印章应用改革。

  19.构建中国—马来西亚燕窝跨境产业链。

  20.北部湾港保税燃油供应基地建设新模式。

  21.实施社会投资低风险工程项目“量需审批”改革。


原文链接:http://swt.gxzf.gov.cn/zfxxgk/fdzdgknr/zcyjd/zcjd/t1100373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