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路上,不言辛苦。
无私爱心,无限希望。
志愿服务
1月5日下午,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系统2021年志愿服务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在青松城召开。会上总结了2020-2021年市校系统志愿服务工作,并对系统内优秀志愿服务中队、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其中,市商务老干部大学“助力双减 传统编织进校园”荣获2020-2021年度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系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团队负责人马建珍荣获2020-2021年度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系统优秀志愿者。会上,市商务老干部大学作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奉献爱心
市商务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大学将推进志愿服务实践融入老年素质教育办学理念之中,把“老干部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列入活动中心2021年度七大行动计划之一来抓紧抓实抓细。2021年4月,市商务老干部大学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中队正式注册成立,动员身体好、有才能、乐于奉献的老同志自愿加入,同时建立了队伍章程和服务保障机制。下半年,老干部大学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有效形式载体,与闵行区龙柏第一小学、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结对,相继开展了“助力双减 传统编织进校园”送教活动和“志愿者箴言”书法作品征集捐赠活动,参与志愿服务42人,累计组织活动18次,受益人次近400人,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了浓厚氛围,获得各方面一致好评。
下一步,市商务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干部大学将在总结现有成绩和经验基础上,在健全队伍、开拓项目、创设品牌、彰显特色、发挥成效等方面继续下功夫、出实招、见实效。坚持“走出去”的工作思路,与各系统校、区域老干部工作共同体、社会组织和周边社区联系,开展社区教育志愿模式,引导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街道等开展公益活动,积极引领更多老干部和学员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以爱好特长促独特作用发挥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提升老干部的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2020-2021年度市老干部大学系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助力双减 传统编织进校园”介绍
市商务老干部大学编结团队成立至今已十余年,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大家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凝聚在一起,潜心钻研编结技巧,致力传承民间技艺。团队注重教学成果展示,将作品应用到生活实际,不仅积极参加我校定期组织的作品征集,还在市商务委组织的大型老干部活动中屡屡成为吸睛亮点。一年一度的委离退休干部迎春茶话会上,编结团队学员精心设计制作、赠送给老同志的帽子、围巾、披肩、手套、袜套、公交卡套、钥匙环等各种应景小礼品,为节日平添了温暖祥和的氛围,受到市商务委领导和老同志一致好评。
2021年上半年,市商务老干部大学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中队注册成立之后,编结团队在带头人马建珍同志的召集下,本着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初衷,迅速组建志愿者分队,配合本市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与闵行区龙柏第一小学结对,开展了首个志愿服务项目——“助力双减 传统编结进校园”活动。志愿者分队由编织团队和工作人员11人组成,自9月起,每周由三名志愿者轮流前往为该校,为20余名小学生讲授“中国结”和“棒针编织”兴趣课程,截止目前共开展送教17次,辐射人次300余人。
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校园里,这堂有些标新立异的拓展课程让孩子们感到新鲜而又好奇。第一节课恰逢中秋节前夕,在志愿者们循循善诱的教授下,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编出了一个个简单可爱的节日挂件,这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编织文化的浓厚兴趣。从此,每周一下午的编结课成为大家翘首以待的兴趣课程,看着一张张天真烂漫、懵懂期待的脸庞,老同志们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油然而生。她们就像对自己的孙辈一样充满了爱心和耐心,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们握针、起针、换行、编织......班里的孩子们如今可以熟练编织出一个个图形和盘结,“长针玉米编”“麻花针”“平面针”等专业词汇也变得朗朗上口。每次课程结束,他们总是争先恐后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父母,甚至自告奋勇当起“小老师”,热情动员家中长辈们共同参与编结,延伸了志愿活动的渲染力和传播力。与此同时,经过一学期的相处,孩子们和志愿者奶奶们之间也产生了深厚感情。每次课后,孩子们总是依依不舍依偎在老同志身畔,求教编织技巧、闲话学校生活、切磋英文单词、分享彼此快乐……一张张慈祥和稚嫩的笑脸相互映衬,教室里经久不息的欢乐气氛让人感动不已。活动开展以来,该志愿服务受到了闵行区龙柏第一小学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荣获校方2021年度“最美志愿者”称号。经校方热情邀约,该项送教活动还将在2022年度持续开展。
☆2020-2021年度市老干部大学系统优秀志愿者☆
马建珍同志先进事迹
马建珍同志是市商务委退休干部第七党支部党员。退休后,她凭藉编结方面的精湛技艺和发挥余热的满腔热忱,担任了市商务老干部大学编结团队负责人。自2015年在上钢新村街道参加首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后,坚持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活动,是老干部大学志愿者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和骨干力量。
在每两周一次的学习团队活动中,马建珍同志积极履行负责人传道授业、团结凝聚、无私奉献的职责,尽心竭力手把手传授编织技法,学员们从对编结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为一个个能够得心应手完成各种编织作品的“能工巧匠”。她注重教学成果展示,带领学员精心设计、编织了帽子、围巾、卡套、钥匙环等各种应景小礼品,在一年一度迎春茶话会上赠送给离退休老同志,“送温暖”环节成为茶话会的吸睛亮点,为节日平添了欢乐氛围。因疫情暂停线下教学期间,她想方设法研究线上教学可行性,通过微信群在线授课,讲评学员作品,参学率不降反升,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联、停课不停为”。
市商务老干部大学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中队注册挂牌成立后,马建珍同志带领团队实施了首个项目——“助力双减 传统编织进校园”活动,每周率团队成员前往闵行区龙柏第一小学,向小学生传授编织技艺。期间,她充分发挥老干部大学、志愿者队伍和带教班级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周密制订授课计划,编写教学方案,选拔骨干成员,通过她卓有成效的带领和循循善诱的讲授,孩子们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巧妙而精美的作品从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中应运而生,孩子们陶醉于中华传统编织文化魅力的同时,还积极动员同学和父母长辈共同参与活动,每周一次的编结课成为大家翘首以待的兴趣课程。
生活中,马建珍同志也是大家公认的“有心人”和“热心人”。有人衣服不合身或有破损,她主动帮忙裁剪妥帖,修补完好后还特意绣上一个笑脸;有人夸赞她自制的拎包,她立刻热情相赠或加班加点为对方编织一个同款拎包;疫情期间,她精心制作了许多美观又实用的蕾丝口罩送给单位工作人员和老同志,大家爱不释手;得知单位台球桌球网损坏,她二话不说就自带工具修补起来,经过她的妙手回春,球网恢复如初,为单位节省了维修费开支。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当马建珍同志将自己的挚爱挥洒在志愿服务团队舞台的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加入编结团队和志愿服务的行列。“当好志愿者,编织美好生活”,这是马建珍同志的座右铭和口头禅,更是鞭策她再接再厉、不断前进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