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文版10月21日报道:从餐饮食品到五金业,受访新加坡业者纷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直备受供应链吃紧及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问题困扰,有的已上调产品价格,有的则表示还在观望,但价格上涨几乎是无可避免。
本地电竞椅生产商圣临(Secretlab)上个月已调高售价,在本地出售的电竞椅涨价5%,而输出到海外的产品则上调10%。该公司指出,船运费自2019年以来上涨了超过600%,而用以生产电竞椅的主要原料铝片与钢铁价格增加超过60%,这导致产品的盈利率跌至接近零。
新加坡五金机械公会会长林振强受访时指出,过去半年来,钢材价格涨了两三成。从中国出货的钢材,以往船运一般只需两周至一个月,如今却要二至三个月。锌的价格从去年6月的每公吨2500美元,涨到目前3800美元。镀锌需要用到天然气,天然气价格大涨也给林振强带来压力。
分析:成本压力短期内料不会缓解
然而,各种成本压力在短时间内似乎不会缓解。马来亚银行金英证券经济师蔡学敏受访时说:“供应链持续受到干扰,将使能源、食品和货运成本在2022年维持上升。”
外籍劳工政策收紧、渐进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简称PWM)覆盖范围扩大,以及规定聘用外籍员工的企业支付至少达到“本地员工薪金门槛”(Local Qualifying Salary,简称LQS)的月薪,也将造成薪资成本和服务通胀加速上升。
综合这些因素,蔡学敏预测,新加坡的核心通胀将从今年的1%,明年上升到1.4%。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早前预测,新加坡明年整体通胀为1.5%至2.5%,核心通胀为1%至2%。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