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一大早,已经行驶了10多个小时的喀什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几个维吾尔族大叔早早就穿戴整齐,收拾好行李,对即将到达的乌鲁木齐站期待又忐忑。原来他们是来自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色也克乡阿克提坎村的村民,自发到乌鲁木齐看望他们的老朋友——曾在阿克提坎驻村四年多的商务厅副厅长刘斌以及其他的驻村队员。
来到自治区商务厅,老乡们终于见到了他们想念的人,“刘书记”以及曾经驻村的队员们。“我们几个人代表全村的人来看你们,村里的每个人都很想念你们,是你们让阿克提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柏油路通了、农田不缺水了、文化广场投入使用了、巴扎建起来了、防渗渠修好了、果蔬保鲜库建起来了……难以忘记那些和你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们都很想念你们,我们都很感谢你们。”老党员萨吾提·斯迪克眼里噙着泪水说。在座谈会上,刘斌副厅长代表党组对村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转达了戎军书记对村民们的问候。
2017年,自治区商务厅“访惠聚”工作队带着自治区党委的嘱托和一腔热忱告别了家人,来到喀什地区的村里,一年又一年,他们住在村里、工作在村里,把自己当作村里的一份子,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处处碰壁到后来得心应手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他们一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为老百姓谋幸福,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被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四年来,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入户走访俯下身子听老百姓的声音,为困难群众送农资、送温暖,教村民学普通话,给村民培训就业技能,帮村里的贫困户联系务工地点,多方多次奔走争取资金和项目,想尽办法帮老百姓脱贫致富。到2020年底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5.6万元,人均年收入超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实现整村脱贫。如今,整齐划一的富民安居房,规范标准的养殖棚圈,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热闹的村巴扎,井然有序的卫星工厂,宽敞漂亮的群众文化广场、牛羊养殖基地,双语幼儿园,乡村亮化工程、电商进农村等等,阿克提坎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这些有目共睹的变化,让工作队和群众的心真正的贴在一起,1500多个日日夜夜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亲人们离开了,他们的心里能不想念、能不惦记吗?村民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还是工作队,还是这些真心实意为他们,脚踏实地帮他们的亲人们,所以10个村民们私下里一合计就想来乌鲁木齐看看自己的亲人。
在乌鲁木齐的这几天,为进一步拓宽村民们的思路,鼓足干劲投入乡村振兴,自治区商务厅为村民们安排了丰富的参观学习内容,带村民们参观了野马古生态园,观摩了乌鲁木齐馕产业园,游玩了南山,目睹了首府乌鲁木齐的发展和繁华,感受了新疆奇特的地质地貌,还接受了红色教育,引导村民们开拓思路,鼓足干劲,增强致富信心。村民托合提·艾海提每到一处都要用手机留下照片和影像,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来乌鲁木齐,每一处他都要拍照留念,一定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带回村里,讲给村里的孩子听,让他们好好上学,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乡村,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
7月30日下午,村民们满载着喜悦和收获依依不舍踏上了回程的列车。临别前,自治区商务厅刘斌副厅长还为每个村民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驻村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情谊永远都在,我们的心与你们永远在一起,随时欢迎你们到乌鲁木齐来,喀什也永远是我们的家,现在喀什还有我们的同事在继续坚守,我们也会常常回去看你们”刘斌副厅长动情的说。
自治区商务厅驻阿克提坎村工作队只是众多“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中的一支,自2017年以来,自治区商务厅有300余人次背上行囊走进喀什的村里,与群众风雨同舟、和衷共济,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划发展,与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村里人都知道“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灯总是全村最后一个熄灭,有多少个夜晚他们是通宵达旦的工作,为维护稳定,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想办法、找思路。他们奔走在村里的角角落落,践行着新时代干部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