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源头活水”,更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锚定“米、菜、菌、肉、饮、销”六大主导产业,以链式思维谋布局,以精准服务破难题,构建起“党建引领、产业集聚、服务护航”的招商新格局,实现了从“招企业”到“招产业”、从“重签约”到“重履约”的深度跨越,为县域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一、党建引领筑堡垒,激活产业链招商“红色引擎”
示范区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党建链”串联“产业链”,构建起组织引领、企业聚力、协同发展的招商生态。通过将支部建在“米、肉、饮”三大核心产业链上,贯通上下游资源要素,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共同体。在“米”产业链上,以太行沃土羊肥小米产业园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民”经营机制拉长产业链条;在“肉”产业链上,整合绿农农牧等企业资源,构建起从饲料加工到粪污处理的全闭环体系;在“饮”产业链上,联动太行山酒业等主体,形成“种植-酿酒-养殖”的循环发展模式。党建引领下的产业链协同效应,让招商更具靶向性,为引入配套企业搭建了坚实平台。
二、链式布局强根基,构建产业集群“集聚磁场”
示范区摒弃传统零散招商模式,以“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为核心,推动招商引资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升级。
(一)图谱导航精准招商
绘制产业链图谱与招商地图,瞄准行业龙头企业,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点对点”精准对接。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对上游原料供应、中游精深加工、下游仓储销售各环节进行全链条梳理,精准锁定缺失环节与薄弱领域,实现“缺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
(二)龙头带动以商引商
依托太湖豆制品、太行沃土等“链主”企业,发挥其行业号召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招来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的乘数效应。太湖食品产业园在引入核心企业后,通过以商招商陆续吸引15家豆制品生产企业入驻,形成年产值5亿元的产业集群,部分产品成功出口韩国,实现产业链价值跃升。今年以来,示范区累计签约项目29个,签约金额超48亿元,产业集群“滚雪球”效应持续凸显。
三、服务升级优生态,打造项目落地“强支撑极”
示范区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硬设施到软环境全方位发力,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一)夯实硬件配套“硬支撑”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全面完善“水、电、路、气、暖、基建”六张配套网,实现核心区域基础设施全覆盖。在太湖食品产业园推行“定制厂房+拎包入住”模式,依托西山电厂蒸汽热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大幅缩短项目投产周期,增强企业落地意愿。
(二)做优政务服务“软环境”
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行“一项目一清单一方案”“专班+代办”服务模式,实现涉企审批“一网通办、全程代办”。建立“企业服务责任人”机制与“双周研判、月调度、季通报”制度,下沉企业驻点帮扶,动态解决生产经营难题,靶向连通政企“最后一公里”。通过“免申即享”“一事一议”等方式将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招商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方向,链式思维是路径,优质服务是保障。下一步,示范区将继续聚焦产业风口,深化链式招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从“点上突破”向“面上集聚”跨越,全力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与“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