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银川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386个,到位资金3336.21亿元,分别较“十三五”时期增长98.71%和31.67%,连续5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招商引资指导性目标任务。招商引资工作呈现“量质齐升、结构优化”的鲜明特征,一是大项目、好企业多。“十四五”期间,全市共实施投资额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136个,新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16家,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2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产业类项目多。全市共实施“四新”产业项目1674个,到位资金1507.6亿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总到位资金的50%和45.19%,产业集聚度和产业链完整性显著提升。三是开放平台与区域协作成果多。成功借助中阿博览会、葡萄酒博览会等“金字招牌”签约项目近500个,总投资额超2500亿元;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投资项目1947个,到位资金2471亿元。
(一)坚持扩面,产业集群成效显著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一号工程”,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精准延链补链强链。一是新材料产业集聚成势。聚焦光伏材料、半导体材料、电池材料等领域,成功引进隆基、中环、晶盛、共享、天通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实施陕西隆基年产5GW单晶电池制造、天津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浙江晶盛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深加工、浙江天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基地等一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产业集群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银川市单晶硅产能全国第二,硅片产能全国第一,半导体级单晶硅产能占全国三分之一,建成全球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依托上述高规模产业基础,银川市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中国新硅都”称号愈发响亮。二是新能源产业快速壮大。围绕光伏、风电、储能等细分领域招大引强,光伏制造领域聚集了中环、隆基等龙头企业,并配套引进小牛自动化等企业,建成全球重要的单晶硅制造基地;风电领域以银星能源、威力传动等为代表,其中威力传动自主研发的大功率风电减速器填补国内空白,并加速布局风电增速器产业;储能领域引进宝丰昱能、汉尧石墨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三是新食品产业特色凸显。依托“葡萄酒之都”“高端奶产业基地”等品牌优势,引进蒙牛乳制品生产、图兰朵葡萄酒小镇、富杨乳制品等产业链中下游项目,蒙牛建成全球最大智能化单体液态奶加工厂,带动饲料、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四是新装备制造产业迈上高端。成功引进德国舍弗勒、日本山崎马扎克等外企投资建厂,在精密轴承、数控机床等领域实现突破,产品配套国际知名企业并出口欧美。特种变压器、智能电表、工业机器人等研发制造水平国内领先。
(二)持续连线,深入推进区域合作
搭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推动招商资源高效共享、优势互补。一是高位推动“走出去”。银川市主要领导带队多次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福建等重点区域叩门招商,成功推动国能灵绍直流配套灵武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北京盈谷信晔高温超导硅单晶生长设备制造及高品质硅晶体生产等百亿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各县(市)区、园区组建招商小分队、产业项目攻坚组精准出击,“十四五”期间累计外出招商1437批次,对接目标企业、商协会4635家,邀请客商来银考察6573批次。二是借势平台“引进来”。高水平服务保障中阿博览会、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宁夏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中国产业发展对接活动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产业协作对接会、项目集中签约等活动200余场次;在北京、深圳等地挂牌设立10处“双招双引”联络站,广泛链接潜在投资资源,拓展招商信息来源。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区域合作的核心竞争力来抓,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项目全程代办服务,着力解决外来投资企业在落地、建设、运营中的各类痛点难点问题,已连续4年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三)稳步抓点,推动招商方式创新
紧盯产业发展新方向,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一是强化产业顶层设计与精准招引。紧扣全市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优势产业,绘制“三群九链”、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招商图谱,建立“链主”企业清单和重点目标企业信息库,动态更新银川产业招商指南和产业政策汇编,每月编制《银川招商研究》,有力指导各县(市)区、园区“按图索骥”精准招商。二是深化以商招商与市场化招商。创新聘任10位来自各行业的先进代表作为银川市首批亲商大使、13名异地宁夏商会会长担任“双招双引”大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商协会和企业家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对接华峰华锦、银鹭集团、北京天丝红牛等优质企业,推动数字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年产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枸杞树叶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项目签约,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倍增效应。三是优化项目管理与督导机制。整合优化招商引资在谈项目库、签约项目库和在建项目库,合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实现项目对接洽谈、储备跟踪、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全链条综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督查通报机制,对各县(市)区、园区领导外出招商次数、签约落地率、资金到位率等核心指标晾晒排名,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