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国城市消费注入“夜色动能”

时间:2025-09-17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新华社重庆7月18日电 题:中国城市消费注入“夜色动能”

  新华社记者吴燕霞、杨仕彦、李晓婷

  霓虹闪烁的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空气里弥漫着啤酒麦芽的香气和火锅的麻辣味。

  在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暨第三届重庆国际啤酒文化节现场,人群簇拥在步行街中心搭建的舞台前,随着歌手的演唱挥舞双手。旁边一群自媒体博主举着手机直播,背景里小吃摊的烟火与LED大屏的光影交织,网友在直播弹幕上留言:“重庆的夜晚比白天更鲜活!”

  这场将持续至9月的消费盛宴,是重庆激活夜间经济的缩影。重庆市多个分会场以“一街一品”打造特色消费矩阵,区县夜间主题活动同步上新,夜经济的热浪正向零售、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全面延伸。

  在京东MALL重庆店,每当夜幕降临就会迎来一波客流小高峰。“我们将营业时间延迟到晚上10点半,并专门策划了‘十天十夜抢空调’等促销活动,配合不夜重庆生活节,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京东电器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兼京东MALL重庆店店长孙剑说。

  “重庆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夜间经济已成为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引擎。”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章勇武介绍。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7万亿元,其中60%以上的消费发生在夜间。

  

  

  

  

  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暨第三届重庆国际啤酒文化节(7月11日摄)。新华社发

  近年来,中国密集出台支持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商务部提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多地发布夜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北京市推出“夜京城”品牌,延长博物馆、图书馆开放时间;广州打造夜经济IP,发展夜游珠江、夜间展演等特色项目;成都则借助“夜游锦江”品牌,探索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培育夜间经济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

  随着夏日夜经济的持续升温,“产品+场景+文化”的融合消费场景成为年轻人的选择,也为消费繁荣增添更多活力。支付宝平台2025年6月数据显示,18时至24时消费金额占比达49.3%,较2024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夜经济的活跃度明显成为城市消费复苏的重要指向标。

  当夕阳沉入长江,重庆龙门浩老街的青石板路泛起微光。晚上9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早早预订好了南滨路龙门浩老街的临江餐吧、酒吧户外座位,手机对准夜空中渐次亮起的无人机矩阵——5000架无人机光影变幻出孙悟空、哪吒、大熊猫、棒棒糖等创意画面,拉满夏夜氛围。

  “虽然无人机灯光秀在空中仅持续20分钟左右,但它带来的‘消费窗口’却会从傍晚一直延续到深夜。”重庆市龙门浩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崇静表示,随着无人机表演的带动,龙门浩老街的消费业态正悄然丰富,越来越多的游客从“打卡即走”转为深度漫游。

  

  

  

  

  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暨第三届重庆国际啤酒文化节(7月11日摄)。新华社发

  康养服务也正成为夜间消费的新增长点。凌晨时分,重庆观音桥一家连锁按摩门店依然灯火通明。成都游客张晓宇在影院式足疗包厢里边看电影边享用地道的重庆红油抄手。“三天‘特种兵旅行’后,夜间养生是必选项目,既能缓解疲惫,又能尝遍重庆美食。”张晓宇说。

  这种需求推动着业态革新。“我们不是简单延长营业时间,而是要成为夜间健康生活的提案者。”重庆金色印象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朝荣说,门店结合“足体康养、电影音乐、特色美食、旅行驿站”等多元服务,满足消费者对身心健康的多样化需求。康养服务的加入,正不断拓展和延伸夜间消费链条。

  从传统夜市小摊到夜游演艺,从沉浸式灯光秀到夜间康养服务,夜经济正成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引擎,也为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夜色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w.cq.gov.cn/sy_247/bmdt/mtsd/202507/t20250723_148396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