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沁水经开区聚焦“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标要求,紧扣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1381”决策部署(围绕一个重点,克服三大难题,构建八大支撑,全力实现一个目标),着力打造“ 沁河碳谷”品牌,全面建设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
今年太原能博会期间,借助山西省能源革命十周年“智汇山西”院士专家论坛的契机,开发区迅速与中南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互访4次。开发区牵手中南大学建立“全领域、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10月18日“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沁水分中心”在沁水经开区正式挂牌落地。沁水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李永斌主持交流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与会相关专家、领导进行深入座谈交流,畅叙友情,共商合作。区内各部门以及相关链主企业围绕中南大学来访嘉宾的研究方向,专题对接了中南大学国内合作处、科技园及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等,就区校合作、招才引智、科技成果转化、联合课题攻关、冶铸行业转型发展等进行了专题深度对接。现场签订了《中南大学—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技术转移合作协议》《无烟煤基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研发技术开发合作协议》 《粉末冶金研究院与华月沁谷技术支持协议》。
李永斌表示,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工业类开发区,以煤层气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共有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创新创业、新材料4个产业园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煤层气抽采、液化、压缩、发电、集输、利用于一体的煤层气产业链条。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沁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中心是在全省落地的第一个技术转移平台,旨在依托中南大学的高新技术、顶尖人才以及先进平台等优质资源,推动更多碳基新材料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在沁水开发区落地转化,为沁水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2023年,沁水经开区引进了华月沁谷、山西骐杰、泰隆、中冀龙森、铧美科技等五家碳基材料企业并已进入正式或试投产阶段;2024年,开发区又成功引进了唯多维科技(山西)有限公司、陕西科谷、上海申海秋诚、山西浩宇碳碳等多家碳基材料生产企业,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得到巩固,开发区的“沁河碳谷”雏形初现,开发区正在朝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目标要求奋力谱写新篇章。
中南大学来访的专家学者表示,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按照“政策激励、制度保障、规范管理、简化程序”的工作思路,建立了符合学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近几年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推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了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高度评价沁水经开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和人才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效,表示将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加强与沁水经开区的务实合作,带动更多优秀人才来沁创新创业,通过提供技术指导、柔性引才、建立联合基地等方式支持经开区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