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人类都在不断改造和利用港口,创造新的财富和经济发展模式。曾几何时,谁是闽南最大的港口,谁就引领闽南经济的发展。因此,闽南的历史被泉州刺桐港、漳州月港、厦门港分成几个重要节点。
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到近代的重要通商口岸,再到如今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国家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厦门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书写着海洋文明浓墨重彩的一页。
2023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55.37万标箱,居全球第13位,货物吞吐量完成2.2亿吨,实现双增长。
今年9月,厦门召开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总指挥会议。港口高质量发展、港城协同,再次成为发展共识。厦门港这颗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风雨飘摇中的崛起
一个港口的兴起,往往伴随着另一个港口的衰退。月港与厦门港的变迁,印证了这个说法。
“闽南的历史有三个港口避不开,一是宋元时期的泉州刺桐港,二是明代漳州月港,三是清代以后的厦门港。”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耕说。
在陈耕看来,厦门港曾经是闽台对渡的唯一口岸,又是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出发地和归来港口,它推动了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闽南海洋文化在清代的发展。
厦门港地处九龙江入海口,是泉州港与南洋通航的必经之地,又是漳州月港入海的咽喉。
厦门港的萌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唐神龙二年(706年)起,本岛经济渐次开发,启动了陆岛之间的水上交通,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起和繁荣,把厦门(嘉禾屿)推上了海上交通的有利地位,出现了渡口码头,形成了军港。此时的厦门港,是泉州港和漳州月港的外围港、辅助港。
至明代,在漳州月港贸易的带动下,厦门及浯屿(金门)、漳州太武相继开辟了10余条国外贸易航线,成为漳厦地区出洋商船盘验放行的关口和华侨出洋的门户,厦门港在闽南地区港口群中初露头角。陈耕说,这一时期的厦门港,依然是军事功能高于贸易功能,军港是早期厦门古港的主要形态。
明朝末年,以郑芝龙为首的海商活跃于厦门至日本及东南亚之间,厦门成为重要基地,大量船舶进出厦门港。
1650年,郑成功夺取厦门后十分重视经营航海贸易,从1652年开始,派船从事海上贸易,通过“泛海通洋”,广辟财源,从海上贸易中获取巨额利润,实现“以商养军”。彼时的厦门港,集渔港、军港和商港于一体。
陈耕说,郑成功主张“通洋裕国”和“大开海道、兴贩各港”,开辟了东西洋贸易通道,以我国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通商港口为依托,采购丝绸、棉布、茶叶、瓷器等商品,运回厦门,然后装船出口。厦门成为当时我国东南沿海首屈一指的对外贸易口岸。
根据史料,明末清初,厦门港因为港阔水深的优势,开始取代衰退的月港。当时,东西方海上贸易的交汇和冲突,让厦门港一跃成为中国对东、西洋贸易的主要商港。
“月港的衰退和厦门港的兴起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可以从月港、厦门港的兴衰交替,探索闽南海洋历史文化变迁的基本规律。”陈耕认为。
清代,施琅请设海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大开海禁,厦门正式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厦门港也成为闽海关所在地。作为全省通洋“正口”,厦门是当时沟通国内外的交通要冲。
《厦门志》记载:厦门贩洋船只,始于雍正五年,盛于乾隆初年。
“从康熙到道光的150多年间,闽南人围绕着厦门港重新构建起经济发展模式,并形成闽台两岸一体的经济区。”陈耕说。
1844年,厦门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与传统人文交融碰撞,给厦门带来了开阔的视野和发展机遇。在贸易方面,厦门港的地位逐渐提升,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使其成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之一。茶叶、丝绸等传统商品继续通过厦门港出口,同时,西方的商品也开始大量输入。
贸易的增长,促使厦门近代航运业飞速发展,大型船舶航运逐渐取代传统的帆船航运,与此相伴而生的还有造船业以及配套产业。20世纪初,厦门港往来船舶动辄千数。当时,港内流动船工有数万人,而驻地船工人数也在一万上下。
“从20世纪初期的多个数据分析,厦门港的兴衰经历了一个快速上升又快速下降的过程,在1920年至1930年间达到顶峰。”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戴一峰说。
改革开放后的腾飞
纵观历史长河,有太多的港口经历兴起与衰落。厦门能够屹立东南沿海商业中心的地位,沉寂过后又能再次复苏,在戴一峰看来,自身的港口优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早在明末,意大利传教士李科罗就将厦门港称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良港,更是中国南方最佳港口。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海军测量船也报告,厦门港是中国沿海各港口中最优越的港湾。
依凭着优异的港口条件,厦门经济的外向性、开放性更为明显,历史学家王尔敏在《五口通商变局》中指出,“厦门不外山石沙滩,平田稀少,甚不利于农作,而海上地位,港汊分歧,极舟楫之利,最便于航行”。
20世纪初的繁荣航运业,让厦门港展露出巨大的潜力,民国的“嵩屿开埠”往事便基于此。
厦门市海沧区政协文史学委副主任廖艺聪认为,海沧港在近代经历了百年风云。20世纪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发展中国经济的六大计划,其中,涉及海沧的项目有两个:一是建设厦门港,即海沧港;二是以海沧嵩屿为起点,建设东南铁路系统中的厦门——建昌线。
1931年,官方闽省建设厅、海澄县政府成立嵩屿建设委员会,民间数百位闽南华侨代表组成嵩屿商埠促成会,联手规划、建设嵩屿商埠,这是民国版的“经济特区”“侨商投资区”。同年发布的《嵩屿商埠计划商榷书》提及:“我们如欲谋经济的发展,立足于二十世纪的太平洋舞台上,则此形势上可控制南洋太平洋交通的天然良港,不能不急起而共同负建设的责任,使成为中华民族经济独立的第一商港。”
可惜的是,因抗日战争导致的局势恶化,1933年初,嵩屿建设委员会因经费不继等原因被迫停止业务。
从军港到万国通商的商港,经历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局势,再到之后的海防前线……厦门港的崛起之路,终于在改革开放后按下了加速键。
1978年以前,厦门港只是一个设备简陋、吞吐量小的海岸口岸,外轮候港待卸往往要等上十天半个月,客运方面更是空白,港澳台胞、国外客商入闽要绕道上海、广东。
时间来到1980年10月,厦门经济特区批准设立,厦门港被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港区扩容势在必行。
于是,厦门的滩涂上,开始建起一个又一个港区。
77岁的陈廷枢,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港的变迁。1980年,陈廷枢到港口工作。他说,刚到港口工作时,码头上还没有桥吊,集装箱装卸靠的是船吊,人力劳动成本高,效率也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公司花费几百万美元,从日本引进了一台二手桥吊,这是当时福建省唯一一台集装箱桥吊。
陈廷枢一直在码头工作到2007年退休。其间,他用相机记录了厦门港的变化。翻开这些照片,厦门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轨迹跃然眼前。
1978年后,厦门港的客货运输开始活跃,无论是船舶公司数量还是运力、航线和客货量都在同步急剧增加,均创下历史新高。当时不仅有杂轮船,还有大型散货船、全集装箱船和油船、液化气船、客货滚装船等。
上世纪80年代初,厦门港恢复沿海客运航线并开辟集装箱运输,得到快速发展;90年代试点直航的首航船“盛达”轮从厦门驶向高雄,开始破冰之旅;21世纪初开通厦门至金门航线,一直到2008年12月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大三通”梦想成真,4艘集装箱船缓缓起航直航台湾;2011年,厦门港成为我国第四个国际航运中心;2017年底,厦门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这一桩桩历史事件都突显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厦门海运的腾飞。
厦门港站上了新的历史舞台。
新时代下的海丝征程
41年前,厦门港停靠第一艘集装箱船“华盛”轮。如今,世界最大的20万吨级集装箱巨轮自由进出,船舶平均在港候泊时间领跑全球。
人享其行,货畅其流。今天的厦门港已成为中国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78条,其中外贸线136条,通达57个国家和地区的152个港口。海铁联运辐射内陆江西、湖南、湖北多省,大大拓展港口腹地。中欧厦门班列衔接丝路海运班轮,打造无缝对接海丝与陆丝的国际物流新通道,构建了畅通全球经济循环的澎湃血脉。
今年5月,赫伯罗特航运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新加坡快航”轮驶入嵩屿作业区,与停靠在嵩屿作业区内的另外2艘20万吨级的船舶依次排开,厦门港首次实现3艘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列队同靠作业。3位“重量级”来宾都是世界上最大量级的集装箱船,它们形成一条1.2公里长的亮丽风景线。全球作业效率领先的嵩屿作业区启动了14台桥吊、50台龙门吊和76辆集卡全速作业。
在厦门港完成约1.2万标箱装卸作业后,3艘巨轮各自开往新加坡、苏伊士运河、阿布扎比等“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重要港口。
这正是厦门港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缩影。
向海而兴,航运为媒,2018年12月24日,“丝路海运”从厦门港开行,这是我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随着“丝路海运”第十四批10条命名航线今年9月7日在厦门发布,“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数量达132条,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5个港口。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福建省“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共开行975艘次,其中厦门就有831艘次。
港口智能化是推动现代物流及高能级国际航运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厦门港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建成投产全国首个全自动化码头、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码头,发布首个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车技术标准,海润码头荣膺首批四星级“中国智慧港口”称号,集装箱码头实现“亚太绿色港口”称号全覆盖。当前,厦门智慧港口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
海上旅游是厦门产城融合、展现现代化国际化形象的名片。作为厦门港口业务“鼻祖”的东渡港区一期业已成为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的大本营。今年5月,“地中海号”邮轮满载着2600余名乘客,从厦门启航驶向济州岛,标志着厦门邮轮母港完成上半年的航季任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厦门共接待邮轮15艘次,旅客吞吐量超5.7万人次,展现出强劲的运营活力。
“厦门港的短板是自身腹地小,且地处长三角港口群和珠三角港口群之间,同质化竞争压力明显。”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夏长文认为,厦门港要发挥自身的营商环境优势,抓住时间、成本两大要素,吸引全球航商将厦门作为国际中转枢纽。尤其要不断扩容“朋友圈”,深化国际友好港合作关系,推动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
风从海上来,港通天下兴。厦门港正全力转型升级,持续打造智慧绿色港口,推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续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