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收集梳理全省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编印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交流汇编》。临汾市选送的临汾经济开发区“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 赋能高质量发展”经验成功入选。现将案例转发,相关经验供学习参考借鉴。
一、工作背景
临汾经济开发区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深入实施“管运分离”改革,率先成立国有招商公司,通过“管委会+公司”的模式,由区职能部门负责产业规划、基础建设、政策配套和营商环境建设,由招商公司负责专业化队伍建设和对外招商工作,以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运行模式,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落地质量和效率。
二、主要做法
(一)“六个一”做好前期服务。围绕“五个百亿级产业园”发展规划,多渠道全方位搜集项目信息,完善招商项目在库档案,从专业角度建立“一表两案三报告”(基本情况表、接待方案、入区方案、可行性报告、考察报告、落地分析报告)“六个一”台账,确保项目契合经开区发展实际,符合政策、环保、安全等具体要求。
(二)“三个一”推动项目建设。创优“一班一表一群”的“三个一”服务模式,用专业化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成立一套工作专班,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工作团队,明确项目包联责任人,以“全代办”方式全程推动项目手续办理,为项目落地争取宝贵时间;制定一张项目动态推进表,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联系各职能部门列出土地、厂房、资金、审批等各环节需办理的事项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形成项目闭环。锚定事项清单,全力压茬推进,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各个阶段工作任务;建立在线服务团队,通过“夜沙龙”活动坚持夜研判、日落实,合力解决难点、打通堵点,最大限度缩短项目落地建设时间。
(三)“全周期”助力投产运营。以项目“能赚钱、能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跟进项目全生命周期运行,在人力资源保障、争取政策支持、打通市场需求、协调上级事项等方面靠前服务,精准对接,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力促项目早日投产,帮助企业在临汾经开区快速扎根生长,长足发展。
三、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临汾经开区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区域竞争力,有力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的有机结合,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项目落地刷新“临汾”速度。通过成立项目专班跟踪对接项目落地诉求,分析企业技术、产品,制定落地服务计划,协调管委会主要领导利用“夜沙龙”活动对接项目,组建市场开发服务团队等举措,结合“全代办”方式,积极协调行政审批、应急、环保、商务等职能部门,帮助企业办理可研、立项、环评等前期手续,实现紫光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从对接洽谈到注册仅用26天完成,推动樊氏科技项目从对接、考察、回访到签约仅用40余天,项目环评办理时限由60天压缩至30天,为企业早日申请进入工信部电池梯次利用“白名单”提供有力的支撑,不断刷新项目落地“临汾”速度。
(二)延链补链凸显招商精度。目前临汾经开区五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园区项目招引从延链、补链、强链角度出发,专业团队实时跟进学习掌握关联产业前沿知识,在深入分析研判产业、行业、企业上练就扎实基本功,服务企业过程中能找准目标、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真正做到“招商有精度、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招引的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等特点,园区项目招引已经实现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
(三)转型升级呈现强劲势头。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运行以来,临汾经开区积极协调相关产品进入省级“晋材晋用”库,帮助企业对接相关业务,推动企业与周边县域进行项目拓展合作,有效拓宽产品市场,推动国家电投、紫光集团、中科尚昇、樊氏科技、江苏老虎云、杭州拓深、大陆希望集团、中部制造、浪潮、360等一众企业相继入区、为临开发展蓄势赋能,呈现产业转型升级强劲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