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从注册、落地到投产需要多久?位于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给出了答案。“我们8月2日成功注册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9月20日,两条显示屏前段生产线投入试生产;10月6日,7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智能穿戴显示屏日产量达1.5万片,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商汤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厂长甘万辉近日兴奋地告诉记者,园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配套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这也是我们选择落户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原因。
作为阳城县重点招商项目、引智项目,商汤科技液晶显示屏项目由安徽广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占用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主要生产液晶模组、触摸屏及全贴合产品,预计年产可达800万片液晶模组。让人惊叹的是,从7月开始考察对接,到10月实现了显示屏日产量1.5万片,只用了64天的时间。商汤科技“起步”即“冲刺”的背后是阳城开发区一系列服务“组合拳”的加持,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的体现。
“按照‘熟地等项目、厂房等企业’的工作要求,在得知商汤科技要来阳城建厂的消息后,我们第一时间按照企业诉求量身定制了标准厂房,工人们24小时三班倒加快厂房建设,并于5月完成内部装修,具备了设备入厂条件。” 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张海军说,为了确保项目快落地、早投产,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组建工作专班,及时选派专人全程帮办、代办了企业工商、税务、银行等前期手续,积极落实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看到阳城县“诚意满满”的办事效率,商汤科技生产线、人员招聘等各种工作也随即按下了“快进键”。不到一周时间,第一批企业生产线、原料、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到位;1个多月后,项目高速落地试产。
在商汤科技生产车间,透过洁净的大玻璃窗,只见由该公司“自主设计+引进进口设备”相结合的环保、高效、高质量、低损耗、无尘化洁净式触摸屏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操作机器。经开料、切割、激光、清洗、贴片、绑定、BL组装功能测试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后,一片片智能穿戴显示屏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现场一片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我们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配套的供应链体系,并长期为长城电子、瑞亿通讯、三诺集团等公司提供液晶显示屏等产品,特别是今年10点45前,你们眼前的这批智能穿戴显示屏就会被全部打包送往安徽。”甘万辉说,该公司生产的液晶显示屏市场需求大、订单数量较多,目前正在赶制三诺集团液晶显示屏的订单,日产量已达到了1.5万片。
甘万辉坦言,由于企业刚刚投产,部分生产线和科研技术人员还未完全入厂,原本担心交通、物流环境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然而园区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为企业安排了专门的物流公司,并协调相关部门畅通了企业原材料采购、物流通道,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我对政府的服务没得说,就一个词,满意!”
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是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精心谋划、全力打造的转型创新产业园区。在整个园区的建设和招商过程中,阳城开发区以“一刻也不能等”的状态,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给企业营造安心的生产环境,开发区专门设立了“企业安静生产期”,在此期间,除特殊情况外,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检查活动,并对有关单位检查企业报备程序、行为规范进行了明确,未经备案,企业可拒绝接受检查;为了解决企业用人问题,开发区定期组织入园企业与阳城职校等中职学校对接,开展校企合作,帮助企业制定人才需求清单,为入园企业提供订单式技能与管理人才培养;为了给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开发区专门配备了招商、审批、环保、安全等工作专员,从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入规等各环节,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成立供应链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物流等服务,推动入园企业尽快投产达效……“为了让好项目留得下、留得好、能见效,我们从监管、融资、人才等多领域着手,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阳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官金龙说,目前,意向入园的企业达20家,计划投资40亿元,力争年底前入驻项目投产率达90%以上,预计实现产值 100亿元,完成税收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