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交城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助企模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民营经济党建引领作用。
一、“党建+生产经营”,构筑企业发展硬支撑
交城经济开发区积极开展以党组织为主体,生产经营各部门联动的党建实践活动。组织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重大事项决策,党员在产品研发、安全环保、生产销售等方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职工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特别是区内企业义望铁合金矿棉厂党支部书记王利民自主研发的无机纤维密度板,利用废渣制备,兼具了无机板材和木材板的一系列的优点,密度轻、易加工、防水、耐火,实现了合金废渣的产业化利用。
二、“党建+转型升级”,开辟企业发展新赛道
交城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全县“转型引领蹚出新路,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用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是区内企业利虎集团每年把收入的5%用于新产品和科研研发,近三年共研发新产品35种,获得专利52项;美锦煤化工投资29.9亿元建设6.78m捣固焦化项目,彻底解决湿法熄焦造成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难题;东锦肥业投资7亿元建设86万吨绿色新材料项目,被山西省重点工程领导小组确立为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新天源药业建设年产4260吨现代医药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加快企业向原料药转型发展的步伐。
三、“党建+人才引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交城经济开发区坚持高层次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双轮驱动”,高效推动人才引进与交流工作,对非公企业实施精准帮扶。特别是交城经济开发区与山西大学经管学院党委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书》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协议》,实现区内民营企业需求和高校资源有效对接。同时,积极举办招才引智专题活动,对“985”重点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截至目前,累计为区内民营企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4名;推进非公企业与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省内外1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项目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