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年来,高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对标对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融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实事求是狠抓工作落实,不断调整发展方位,让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走稳走实。
主动躬身入局。积极对标省、晋城市和高平市“十三五”“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十四五”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规划;主动对表省委、晋城市委和高平市委历届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执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紧紧围绕各级主管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先后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环境评价、地震安全等开发区基础性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
科学建章立制。先后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制定出台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16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12条”、支持台企台资发展专项政策“12条”、科技创新奖补“28条”和“园区英才”扶持“25条”等支持性政策措施,曾为开发区配套生产要素、集聚引育产业优势、扩大招商引资质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奠定了较好基础、发挥了应有作用。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先破后立、规范完善,对标对表、实践探索,加快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机制体系。
畅通投融资渠道。紧紧结合新建开发区布局分散、基础薄弱、财力不足等实际,坚持政府引导,本级财政先后投资33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要素保障19.6亿元,每年用于开发区资金占本级可支配财力8%左右;坚持市场主导,滚动实施招商引资“三个一批”活动,股权投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9.9亿元,吸引投资110亿元;坚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弥补开发区建设资金不足。
提升管运分离质效。紧扣“三化三制”改革本质要义,适时升格提级平台公司,快速承接基建运维、要素保障、招商引资、资本运作、公共服务等职能,引导其以“房东+股东”双重身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公平配置生产要素,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寻求合作中探寻发展契机,完善健全园区运营、产业培育和物业管理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大公司+小管委会”改革目标。
经过六年实践探索,高平经开区构建起“先进制造、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形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不锈钢智慧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和“海峡两岸(高平)产业园”五个“园中园”产业布局。截至2024年9月底全区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1—8月份全区完成工业产值108亿元,力争3到5年突破400亿元,持续打造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