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转型目标,大胆改革,锐意进取,高效推进转型发展。主要从四个方面抓起:
一、以“双碳”战略为抓手,高位布局谋划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莅临山西考察调研,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两大使命”,提出“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切期望。
(低碳硅芯产业园规划鸟瞰图)
平鲁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着眼于国家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发展要求,把打造千亿级低碳硅芯产业园作为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先手棋”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招”,深入研判、科学谋划,引入绿电保障,创造性地采用源网荷储氢一体化运行模式,按照“一园一院一业一网”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努力推动高碳行业低碳发展。硅芯园区的建成俨然成为开发区稳增长、稳投资的有力支撑,也是调结构转动能的关键载体,更是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抓手。
二、以“产业”集聚为抓手,精准打造转型高地
平鲁开发区坚持把制造业振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以建链延链强链为抓手,在做好现代煤化工产业壮大的同时,盯紧硅芯产业的光伏和半导体两大方向,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链全景图,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政策“走出去”、企业“引进来”,先后赴广州等地开展低碳硅芯项目推介和对接,精准招引全球硅芯产业头部企业。世界500强、国际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三一集团成功落户朔州,在62天完成建设实现投产,三一集团轮值董事向文波说,这是“宇宙速度”。三一硅能5GW拉晶项目投产之后,5GW切片、2GW光伏组件、1GW光伏支架、10GW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和长庚金晶半导体级高纯硅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达效,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强化产业集群,有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截至2023年底,开发区入驻企业54家,生产总值达到了126.98亿元,税收达到了10.65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281.8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588万美元,经济指标四年实现了翻番。
(三一硅能拉晶项目生产现场)
三、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引领新质生产力壮大
平鲁开发区以科技创新为立足点,持续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相互交融,不断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开发区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一是不断壮大园区规模。开发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聚焦重大转型领域,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一以贯之推动转型项目建设。四年来,共签约项目69个,签约额994亿元;实施建设项目4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120多亿元;入园企业从成立初期的16家,发展到目前的54家,实现了量的提升。二是积极培育申报高精尖企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发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发展,以打造实验室和高科技企业为抓手,积极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四年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小巨人”企业1家,规上企业21家;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开发区从事科研工作的山西省创新领军人才2人,博士学位以上高端人才70多人,技术人员100多人,实现了质的转变。
(省级重点实验室朔州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投入运行)
四、以“服务”提升为抓手,续写项目建设速度
平鲁开发区坚持把最优营商环境作为产业转型的核心竞争力,以三一硅能项目建设的“宇宙速度”为标杆,发出了“引进一流项目,跑出一流速度,提供一流服务”的动员令,全方位保障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一是强化项目服务。围绕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实行由区领导牵头的“一项目、一专班”推进机制,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建立健全问题分类解决工作机制,确保企业反馈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持续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实施代建厂房等创新举措,提高项目审批服务效率,统筹协调解决能耗、融资、环境容量、建设用地等要素保障问题,实现项目推进“零梗阻”。三是强化政策保障。贯彻执行《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办法》等法规规章,用足用好用活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千方百计推动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助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
(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在三一切片项目现场服务)
在今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壮大产业链条,持续优化服务质效,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全面高效完成省市区交办的各项任务,为全市转型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