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设计 > 正文

交城经济开发区积极创建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

时间:2024-08-31 作者:佚名来源:山西省商务厅

  交城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工业原则,以物质流、能量流、废物流为核心,信息流、技术流为两翼,推进园区“五流”融合、协同优化、智慧管理,制定了《开发区“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今年成功入选山西省创建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名单。

  一、紧扣物质流的延链补链强链,培植园区大产业

  构建园区产业发展格局方面,明确产业优势,培植壮大四条主导产业链和两条共生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方面,重点推进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焦化脱硫废液综合利用、热熔态矿渣制保温材料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

  二、聚焦能量流的多能互补耦合,提升园区综合能效

  优化能源系统方面,推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创新园区综合能源管理方面,按照“三市两园”综合能源发展思路,“以煤为基”,持续开展煤基能源利用工业全过程在线检测、太阳能辅助燃煤电站捕碳系统等创新研究,构建“煤废料”联营模式、“煤热气”联营模式、“煤光储”联营模式。

  三、围绕废物流的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园区脱钩发展

  焦化废液方面,将焦化脱硫脱氰废液资源化利用及深度开发,对氯化反应生产过程涉及的尾气HCl用液碱吸收改造为采用水吸收,并副产盐酸。中水回用方面,建设1.5万吨/天中水回用工程,可实现回用水指标满足并优于循环冷却水补水水质。工业固废方面,重点推进了1.25万吨/年锰合金液态废渣制取矿棉项目,2023年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227.49万吨。城市再生资源回收方面,建立了废玻璃、废橡胶、废纸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生产啤酒瓶、活性碳、高强瓦楞纸等包装与环保材料,实现城市与产业的共生循环。

  四、以信息流为载体,构建“园区+数智化”新生态

  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现办事不出区,降低时间成本,加快项目落地速率。搭建园区数智化管理平台,与线下形成双向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打造全省煤基能源数智化监测创新平台,与山西大学合作研发,形成煤基能源利用工业全过程在线监测的产业化基地。开展园区企业碳排查,引入专业服务团队,对区内企业开展碳盘查及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工作,降低绿色贸易壁垒。

  五、以技术流为依托,提升园区产业创新服务能力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联合体方面,依托省内外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先后解决锰合金液态废渣制取矿棉技术、焦炉气制备合成氨和延伸硝基复合肥技术等产业技术难题,形成绿色低碳创新联合体。推进高企成长与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先后成立双创中心、科技创新部、开发区科协,增设人才与科创服务窗口,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帮扶企业抓好科研活动。“柔性”人才引进方面,配套人才公寓及健身、学习、餐饮等公共设施,实行“免费、拎包”,坚持高层次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双轮驱动”。

  六、绿美园区建设助推开发区绿色发展

  开发区对区内整体环境布局进行高规格规划设计,实施总投资4.6亿元的开发区综合治理项目,打造“绿色、低碳、创新、开放、活力”型花园式园区。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快提升。园区提质增绿不断加快,固碳增汇能力大幅提升。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筑牢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基础。

  

  


原文链接:http://swt.shanxi.gov.cn/zxzx/yqjs/202408/t20240828_964229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