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经开区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强化监督、细化举措、整合事项,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为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监督做“加法”,为营商环境“提质”
沁水经开区对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立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举报信箱,公布监督举报电话。纪检监察室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对工作人员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推诿塞责等现象全面摸排,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督促相关人员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营造风清气正、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二、行政审批做“减法”,为企业办事“松绑”
为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将涉及国土、住建、环保、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的200余项业务办理事项集中到经开区实施办理,围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为工作重点,再造审批流程。对在立项备案阶段符合“一本制”服务条件的项目开展“一本制”服务。目前,为两个重点项目开展了“一本制”服务,平均节约时间120日,节约费用40余万元。
三、优化服务做“乘法”,为提升效率“加速”
经开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少跑快办”的目标。设置AB岗,除市场准入、综合服务外,还设置了志愿者服务、自然资源、工会联合会、自助服务等窗口,并定期对窗口人员,开展政策及业务能力培训。对办事企业、群众发放一次性告知书,明确办理事项的流程及资料,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推行首问首办责任制,确保群众咨询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四、排忧解难做“除法”,为企业群众“解忧”
为进一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难,以及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党工委通过需求清单对接机制,使企业提供的问题清单和服务清单得到有效认领,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服务做到有的放矢。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