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正文

厦门自贸片区多措并举建设人才高地 做大人才“蓄水池” 打造引才“强磁场”

发布时间:2024-08-10来源: 福建省商务厅作者:佚名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多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多措并举,聚焦人才这一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变量”,通过优势引、机制育、保障留等方面,着力打造人才高地,以“大人才观”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

回溯发展的轨迹,厦门自贸片区之所以能够在扬帆起航的特区中勇立潮头,关键就在于引育了一代又一代能创业、善创新、敢创造的人才队伍。

如何让人才在厦门自贸片区拼出热辣滚烫的人生,为下一步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良好的基础?近日,记者来到厦门自贸片区,尝试解码这里的用“人”之道。

引才

创新人才政策 打开留厦新通道

今年6月,来自印尼的舒舒(化名)从厦门大学毕业,经由市外国人才服务站(自贸试验区分站)的推荐,入职雨果跨境(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雨果跨境”),负责协助当地分公司的业务开展、海外渠道开拓。

近年来,厦门自贸片区不断创新识才、引才模式。从2022年开始,市外国人才服务站(自贸试验区分站)(简称“服务站”)和厦门自贸片区国际留学人员创业就业基地(留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简称“基地”)相继成立,并允许基地内被列入“国际留学生创业就业基地聘请外籍优秀毕业生企业白名单”的企业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直接聘用符合条件的优秀外籍应届留学生。

“基地和服务站的设立帮助我们公司成功签约了韩籍、印尼籍等应届留学生,作为基地内的白名单企业,我们为他们申请留华工作签证的程序会更加简便。”雨果跨境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举措进一步畅通了留学生“留厦”实习就业的渠道,也为进驻企业“引进、留住、用好外籍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让厦门自贸片区成为人才大有可为的热土,既需要如炬慧眼,更离不开理念与方式的更新。为推动进一步提升外籍人才来厦工作便利度,解决各行业聘用外籍人才的痛点,今年初,新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发布,吸引了众多人才的目光。

《措施》根据企业引进培育顶尖及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飞地”人才等,给予相应的引才育才奖励,以激发企业引才育才主体作用,并加大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落地扶持力度,以促进优质人才、项目要素集聚。

截至目前,厦门自贸片区已配合相关部门为全区15家企业共835人次外籍人才办理来华邀请函,开具外籍高层次人才确认函74份。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落户于此是对厦门自贸片区吸引力和片区管委会引才成效的最好佐证。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原动力。”厦门自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为外国人才在厦居留、工作提供最大便利,满足自贸片区内企业创业和人才服务的基本需求,促进自贸片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同频共振。

育才

推动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入行十多年,拿到工程师职称,让人很振奋。”陈强斌是厦门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的维修部组长,2023年经过评审,他成功在厦门自贸片区获评航空维修产业工程师职称。“职称是对我工作能力的充分肯定。对于我们一线员工来说,职称评审也让我们看到了进步的通道,有了自我发展的动力。”陈强斌表示。

对区域发展来说,强化顶尖人才支撑,不仅需要关注当下,大力引进位于“金字塔尖”的成熟人才,还应放眼未来,更加注重青年人才梯队建设,自主培养一批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

厦门自贸片区分别于2017年、2022年在全省率先启动航空维修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职称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行“便捷高效”的受理评审模式、“业绩加能力”的人才评价标准以及“市场化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有效推动人才职称评审改革工作对重点发展产业的精准化服务。

从试点工作启动至今,航空维修专业职称评审累计通过1313人,集成电路专业职称评审累计通过79人。

人才“雁阵”的背后,是产业矩阵、产业沃土的支撑。目前,厦门自贸片区已建成国内重要的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成为全国第四大飞机融资租赁和第一大二手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一站式”航空维修产业园内产业链完整,起落架、发动机、零部件及材料均在“一小时圈”内,链上企业不乏国际知名公司。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厦门自贸片区也成为全国首个集成电路保税研发试点,截至2023年底,平台内注册企业219家,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

“我们许多人才来到厦门,是看中了这里产业的发展前景。”厦门芯一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是厦门自贸片区高崎园区内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经理陈利告诉记者,目前片区内集成电路人才缺口还是比较大,职称评定等相应政策的出台,更加激发了人才自我成长的动力,也提高了区域对产业人才的吸引力。

“如果把我们的社会比作森林,那么人才则是种苗。”厦门自贸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让种苗“枝繁叶茂”,既要有实打实的政策激励,又要“精准滴灌”,立足各类人才量身定制成长方案。

在厦门自贸片区记者发现,在人才培育的工具箱里,不乏更多创意的工具,厦门自贸片区先后开展海峡两岸国际邮轮人才联合培养和就业、游艇驾驶培训和发证、高级船员补差培训和发证试点,为台湾青年提供“来大陆培训、取得大陆船员适任证书、由大陆船员外派公司派遣工作”的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10名台胞青年和管理级船员来厦培训考取船员证书。

留才

让人放开手脚干事业

“引得凤凰来,更要凤凰栖。”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引才和育才之后,“留住人才”,并为人才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的条件与社会环境是更长远的考验。

引来人才,如果“生态”不好,很容易让人才再次“飞走”,做好精细化、全链条、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保障,让各类人才生活舒心、工作安心是关键。

去年5月,全国首款为在大陆台胞提供的紧急救援返台保险服务——“两岸通保”落地厦门自贸片区。

“两岸通保”是富邦财险专门为在大陆台胞研发的创新组合型保险,充分发挥富邦财险在两岸的网点优势,集意外险与健康险于一体。

“这是一款全国首创的产品,既填补了台胞从大陆回台湾紧急救援服务的空白,也进一步健全了台胞在大陆安居乐业的保险保障。”富邦财险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大陆台胞投保后,当遭遇突发紧急事件如重大意外或突发重大疾病时,由富邦财险负责提供专属紧急救援通道,以专机或者其他合适交通工具护送台胞回台湾治疗,以便台胞亲属照顾并使用台湾健保。

“借助‘两岸通保’,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在遇到紧急状况下的医疗问题时,可以降低医疗花费,同时能享受更加便捷的协助医疗转诊服务。”在厦工作的台湾籍专家聂泰(化名)是“两岸通保”的首位“尝鲜者”,他表示,这个保险产品可以让我们可以更加安心、舒心地在大陆发展。

真正让人才喜欢一座城、扎根一座城,还需坚持问题导向,及时解决人才急难愁盼问题,让来厦人才安居、安心,进而乐业、创业。

在今年初发布的《措施》中,厦门自贸片区从“激发用人主体引才积极性”“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优化人才创新创业软环境”“拓展两岸人才交流合作”四个方面打造自贸片区创新创业生态圈,吸引集聚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此外,厦门自贸片区还发布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改善厦门自贸片区人才公寓供给结构,保障重点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招商引资,解决新入驻企业(机构)、新引进骨干人才临时住房等困难问题。

落地台胞人脸信息金融服务、优化落户政策、落实安居工程……厦门自贸片区坚持以高品质、便利化的生活保障提升引才软实力,让人才于细微处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温度与引才的诚心。


原文链接: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zmsyqzcyjs/zmzcc_gzdt/202408/t20240808_649868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