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要振兴,农业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作为一家以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特色农业、健康养生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农业开发区,始终把科技化、智慧化、精细化农业作为发展方向,紧紧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系统布局、科学规划,把科技创新融入产业之中。
一、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大力推进种业振兴,增强示范区对地方特色品种种质资源保护作用,加大种质资源开发力度,探索新品种选育和推广。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研究所对接,以期达成科研成果转化合作,以示范区实际需要为基础,探索一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让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壮乡土地上。通过示范区技术服务、产业引导功能,向示范区周边示范推广转化落地的科研成果。
二、推动绿色转型落地,生动践行“两山”理论
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发展厚植生态底色,按照低碳发展理念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开展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情况评价,设置示范区农业面污染动态监测领导组。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出口农产品认证标准等技术规范,示范区全面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模式,探索“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三、加快全产业链开发,拓宽产业发展新道路
做大做强以示范区为平台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完善县域农产品物流体系,提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一体化特色农产品供应服务,探索新形势下农产品电商、预制菜加工、本地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加快全产业链开发,拓宽产业发展新道路。围绕沁县特色农产品开展灵活多样的农产品品牌营销,发挥本地特色资源和农业产业链优势,搭建渠道稳定、供需合理的产销对接平台,助推沁县特色农产品与全国各大农产品经销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四、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示范区将与企业建立健全长效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政策、资金倾斜,鼓励示范区企业牵手农民,引导示范区加大对农民的示范带动,增加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示范区在制定总体规划时也将围绕示范区农民这一群体,做好监督者的角色,设置相应的保障举措,降低农民参与风险。
沁县示范区将继续以农业现代化为抓点,始终把扶持企业发展作为突出的战略任务,建设成为一个集“大农业观、全产业链、深融合度、全绿色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