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园区建设、聚焦企业关切,让入驻企业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临汾经济开发区打出“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组合拳”。一方面,打造“优审通”服务品牌,看齐全国最短审批时限,改变以往的“串联”工作模式,实行多个职能部门“并联”审批,使流程走到下一个环节时不再需要长时间等待,刷新了审批服务的“开发区速度”;另一方面,引进“全代办”服务专业团队,对项目免费提供从签约到竣工“一条龙”全程代办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已成为临汾开发区的“金字招牌”,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纷纷落地于此。
以中联恒创(临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恒创)为例,从拿地到拿证,仅用了37个工作日,并且,在项目建设期间,公司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一对一”对接,及时、快速解决困难。而以往,正常走完所有流程最少需要107个工作日,暂且不论压缩60个工作日能够产生的财务利息,仅是保障工厂提前三个月投产,使产品能在市场上抢占三个月先机,就为企业正常运转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临汾经济开发区着眼于整体的“企业全生命周期”。建立了项目“对接洽谈、落地建设、投产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比如,搭建了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开通了“一把手直通车”,企业家到临汾投资遇到难题可以随时联系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为企业家解决工作上的各种问题;实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开展“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等系列活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带头营造尊企、爱企、帮企的浓厚氛围。
区属国有企业招商引资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
一是以“六个一”做好前期服务。是以“六个一”做好前期服务。围绕“五个百亿级产业园”发展规划,多渠道全方位搜集项目信息,完善招商项目在库档案,从专业角度建立“一表两案三报告”的“六个一”台账,确保项目契合开发区发展实际,符合政策、环保、安全等具体要求。2023年签约的企业,大部分为装备智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新质生产力领域优质产业,有效促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以“三个一”推动项目建设。创优“一班一表一群”的“三个一”服务模式,用专业化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班”即成立一套工作专班,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工作团队,明确项目包联责任人,以“全代办”方式全程推动项目手续办理,为项目落地争取宝贵时间。“一表”即制定一张项目动态推进表,挂图作战,联系各职能部门列出土地、厂房、资金、审批等各环节需办理的事项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形成项目闭环。锚定事项清单,全力压茬推进,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一群”即建立一个在线服务群,成立管委会主要领导、包联领导、职能部门“7×24小时不打烊”在线服务团队,通过“夜沙龙”活动坚持夜研判、日落实,合力解决难点、打通堵点,以透明互通的高效举措实现各类事项并联办理,最大限度缩短项目落地建设时间。
三是“全周期”助力投产运营。以项目“能赚钱、能盈利、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跟进项目全生命周期运行,在人力资源保障、争取政策支持、打通市场需求、协调上级事项等方面靠前服务、精准对接,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力促项目早日投产,帮助企业在临汾开发区快速扎根生长、长足发展。企业落地后要投产达效,最关键的是市场。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到紫光智能制造和尧兴科技投产后在当地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即赴省安可办协调紫光智能制造产品进入省级“晋材晋用”库,有效拓宽信创产品市场。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开展“夜沙龙”活动,其间帮助尧兴科技对接充电桩、“油改电”等相关业务。同时,在市直部门和兄弟县(市、区)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企业与周边县域进行项目拓展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临汾经济开发区全区干部职工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和“白天不够晚上补,物质不够精神补”的工作理念,推行“一二三”工作制,以“事不过夜、日事日结”的工作作风,有效提升服务企业的质效,真正实现为项目全生命周期负责,做到“招商有精度、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落实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