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拓展 > 正文

株洲市:新能源装备制造“风光”无限

时间:2024-08-07 作者:佚名来源:湖南省商务厅

  日前,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新疆昌吉布局的新型储能基地揭牌,每天可产出3至4台直流电池舱。该公司储能装备出货量持续上升,去年出货量国内国际排名分别由2022年的第二、第四位,跃升为第一、第二位。

  中车株洲所负责此项业务的是综合能源事业部,2022年6月才挂牌。尽管进入新能源赛道时间短,但该事业部以中车株洲所60余年积累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为支撑,将风光水储氢碳装备制造聚合成“组合拳”,在新能源装备产业领域“出道即出彩”。去年实现工业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400%。

  “老树发新芽”是株洲孵化新产业的真实写照。该市在培育制造名城过程中,将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培育,一手抓项目招引,一手抓培育裂变,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壮大,构建涵盖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多领域装备制造的产业集群。

  株洲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以16%年均增速快速发展,去年产业总规模1047亿元,成为继轨道交通、服饰之后,株洲第三个千亿产业。以风电产业为例,去年产值规模约550亿元,株洲成为全国风电装备核心产品生产布局最全、湖南风电企业聚集最多的城市。

  目前,株洲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链聚集企业565家,呈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特质。包含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其中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株洲分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规模工业企业25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6家,全球首辆氢能源智轨电车、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全球首台氢燃料电池调车机车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株洲面世或量产。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表示,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产业将不断强化创新引领,打造应用示范,优化产业链布局,力争到2026年末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文/李永亮 万晓)


原文链接:http://swt.hunan.gov.cn/swt/hnswt/szdt/202408/t20240805_334210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