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艘载着贵州脱硫石膏的班轮从广西防城港正式启航,1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越南锦普码头,这是我省脱硫石膏的外贸首航,更是我省脱硫石膏首次通过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直达东南亚,意义非凡。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蓬勃发展,枢纽化物流网络加快打造,贵州持续创新“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模式,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形成新格局战略通道作用中,促进经济深度融合综合性国际大通道功能更加完备,挖掘铁海联运潜力、释放物流活力。
外贸首航 创新铁海联运物流模式
时间回到4月17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脱硫石膏的列车从贵州毕节东站驶出,经广西防城港出海开启“跨国之旅”,运至越南锦普码头。
“我们通过前期多方调研发现,贵州火力发电产生的附加产品数量庞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灰渣以及脱硫石膏,专列的开行既能有效缓解火电厂处理副产品的压力,又可充分满足东南亚市场建筑材料需求,同时又解决了此类产品带来的环保隐患。”作为本次货物组织方,贵州省贵人达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明亮说。
短短一个月时间不到,在防城港,贵州将首列脱硫石膏铁海联运专列开行以来组织开行的13列专列,将近21056吨货物从贵州运往了防城港码头集结,为贵州脱硫石膏外贸首航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探索了毕节——防城港——东南亚的铁海联运国际物流新模式。
“今年4月,我们与大方火电厂签订了10万吨脱硫石膏外贸处置合同,首批处置量为10万吨。”广西天巨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陶生易说,将以此次脱硫石膏出口为契机,争取更多的越南水泥厂调整生产工艺并使用贵州脱硫石膏,在今年60万吨订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2025年处置150万吨的目标,同时,计划将出口品类拓展至粉煤灰、煤渣、炉渣等工业副产品。
“此次出口是实现贵州脱硫石膏资源化外运的首列开行,本月计划运输预计1000箱,约30000吨。”贵州省多式联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业务部负责人梁治胜告诉记者,在运输成本方面,较正常运价约降低了三分之一,这也是公司落实“黔货出山”“黔货出海”“公转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具体体现。
此外,脱硫石膏的外贸首航为我省电厂附加产品销售找到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解决了此类产品滞销带来的环保隐患,大大提高脱硫石膏固有的销售半径和区域,把以往国内运输模式拓展到国际,对铁海联运高质量绿色发展带来示范作用。
枢纽带动 通道运输质效大幅提升
脱硫石膏的外贸首航是贵州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事实是,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贵州正从单纯的“通道经济”向着“物流+贸易+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升级。
“今年一季度,贵阳国际陆港和清镇国际陆港到发货物5126车24.16万吨,完成年度计划任务115万吨的21%。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94列,同比增长324.16%。”贵阳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军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充分激发贵州的区位优势,极大提升内陆地区货物进出港的流通效率,逐步成为贵州省货物出海的重要通道。
贵阳国际陆港是国家重点培育的物流园区中的大型货运场站,位于贵阳综合保税区规划区域,实行“区港一体”协同发展,与铁路站线直接相连。
在充分利用贵阳综保区通关便利化及保税、免税等政策功能优势的基础上,贵州充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黔粤通道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优势,深化与沿海港口、船公司合作,积极推进“公转铁”“散改集”,大力发展铁海联运,推动贵州外贸产品通过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变,经铁路专列运往港口码头,装船后运往世界各地。
在此基础上,为推动优势资源要素汇聚,提升区域物流服务能级,去年底,我省成立了贵州远海陆港发展有限公司,现场同步发布了全程供应链产品——“黔链达”。
“黔链达”是贵州远海陆港发展有限公司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围绕贵阳国际陆港全力打造的覆盖铁路、海运、公路、仓储、拖车、车务、关务、船务、港务等物流环节的物流供应链组合产品。该产品所具有的实时询价、即时订舱、自助单证、在线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功能,以其“一键直达、畅运全球”的高质量体验,为西南地区外贸企业和旨在开拓中国内陆市场的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如今,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主通道建设为主,贵阳已经逐步形成了“中有都拉营、东有龙里、南有改貌、西有湖潮”的铁路物流环形枢纽。在贵阳,顺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可以北接渝新欧班列、南连广西北部湾港口,形成南下出海、北上川渝乃至出国的物流通道节点,贵阳铁路沿线从“通道经济”逐步向“枢纽经济”转变。
紧密协作 黔桂拓展西部开放空间
贵州资源优势丰富,广西拥有通达天下的港口,这种差异化的自然禀赋优势和地理优势让双方的合作水到渠成,随着贵州-防城港—东南亚铁海直达首航,也意味着通过广西,贵州与东南亚的工业副产品运输会更快捷,进一步提升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能。
2021年4月30日,“都拉营—钦州港”专列首发,1650吨铝矾土从都拉物流港出发,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至广西北部湾钦州港。
这趟专列实现常态化开行,解决了黔桂两地物流运输时间不固定、市场购销需求不均衡、物流成本虚高等问题。这也意味着,贵阳本土产品得以借助新通道“出山达海”,东盟和广西的产品也可上行至西部腹地“出桂入黔”,为两地促进通道经济发展筑牢了物流基础。
合作一直在继续。3月27日,桂黔贸促系统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商贸物流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洽谈会”)在南宁市举办。本次洽谈会双方促成了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同打造商品集散基地,共同开拓东盟市场;广西国际商会和贵州国际商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桂黔两地企业达成物流服务、大宗商品进出口、文旅等领域合作成果。
对此,广西壮族自治区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杨雁雁表示,贵州被称为“西南大十字”,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随着贵南高铁的全线开通,不仅使桂黔通勤更加便捷、两地联系更加紧密,而且进一步畅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能,更大范围拓展了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空间。
4月17日,贵阳海关联合南宁海关举办服务贵州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座谈会,面对面了解贵州外贸企业对西部陆海新通道通关监管及物流港务方面需求。
目前,贵阳海关正在同南宁海关研究签订共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备忘录,积极推动在广西具备条件的港口予以推广“一港通”铁海联运快速通关模式,帮助贵州企业扩大出口。今年3月,防城港持续完善危险品查验场地建设及相关资质办理,并已基本完成,可完善贵州打火机从防城港出口业务。
下一步,贵阳海关将继续深化与南宁海关的合作,建立全面协作机制,充分释放海关政策效应,全力服务区域企业深度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让更多的企业享受扩大对外开放的成果,服务更多贵州企业通过广西口岸“黔货出山”“外货入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