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立潮头风帆劲,向稳图强擘华章。近年来,垣曲开发区紧紧围绕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聚焦聚力市委“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落实落细县委“一城一带五基地”部署安排,深化改革促发展,凝心聚力抓项目,尽心竭力优环境,抢出建设最快速、干出服务最高效,持续掀起“大抓产业、大抓企业、大抓项目、大抓转型”攻坚热潮,高质量发展迈出强健步伐。
一、破解任命难题,以“改革动能”凝聚攻坚克难、应势而为的硬核担当
(一)以“三制改革”破解任命难题。垣曲开发区深入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用好“三制”关键一招,着力破解“用人”难题,创新实施“双轨制”,采取“大部门”+“专项小组”的方式打破人员身份与岗位壁垒,坚持有为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拟定了《垣曲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人员工作方案》和招聘公告,待审定后尽快实施;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加快推进开发区领导班子人员调整,确保工作衔接高效;积极推进开发区纪工委机构改革,目前编制已调整到位;严格落实全员岗位聘任制,先后制定出台《全员岗位聘用实施方案(试行)》及相关文件5个,同时根据“三定方案”和发展需求,拟定岗位职责,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挖掘内部潜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广大干部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二)以“三化改革”赋能转型发展。市场化改革多措并举。由开发公司负责,与北方铜业公司签订共同建设全国重要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协议,通过对铜尾矿进行集中处理,实现市场化运营;日处理12000吨的污水处理及工业用水综合工程项目已具备运营条件;与江浙沪等沿海一带先进开发区签订共建合作园区协议,持续提升市场化运营。专业化改革多点开花。依托“运才兴运”,聘请了招商顾问17名,实施委托招商;结合“省校合作”,柔性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参与翌佳环保科研中心、五龙镁业镁还原车间等企业技术攻关,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持续展现“改革走在前、示范当先锋”的垣曲担当。
(三)以“3+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垣曲开发区坚持贯彻落实垣曲县委提出的“三个一致”标准(即:确保内外企业、开工前后、承诺和文件“三个一致”)及“四个一”举措(即:坚决做到优惠政策“一步到位”,服务企业“一呼百应”,推进项目“一路绿灯”,破坏环境“一查到底”),把营商环境视为“第一保障”。全面深化“3+”改革。优化“承诺制”审批流程,加快“标准地”出让进度,提升“全代办”服务质效,全面实现“拿地即开工”;深化拓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个性化服务,打通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着力当好新时代服务发展的“店小二”。全面落实“五有套餐”要求,出台《投资项目建设审批全程领办代办制度》等文件,推动实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先后为企业项目领办代办100余件受理、审查、核准、制证等程序,实现审批再提速、环节再压缩。全面打造“三无”“三可”环境,为区内重点招商引资、补链强链等重点项目提供全过程、一对一定制审批“管家”服务,围绕靠前服务、简化审批、信用约束、容错纠错等机制,全面解决企业在手续办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最大限度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二、锚定第一方阵,以“三个坚持”实现追赶跨越、突围出圈的实干实绩
(一)坚持争先进位,稳字当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和县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决扛牢“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的重大使命,切实担负起打造“三大基地”时代重任,锚定“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要求,对照六项考核指标,盯紧抓牢、查漏补缺短板弱项,乘势而上、扩大战果优势指标,确保加分项目多加分,减分项目不减分,持之以恒向“稳”前行、向“优”奋进。在全省开发区发展水平考核中,垣曲开发区2019年处于合格等次,2020年处于良好等次,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处于优秀等次。
(二)坚持强化调度,稳中求进。垣曲开发区把经济运行调度摆在头版头条位置,多措并举向“新”奔跑、向“实”发力,奋力拼出攀高逐新、勇争一流的垣曲作为。“直升规速成”促增量,扩大华兆住工、科宇新能源等重点项目新建优势,重点打造利用尾矿综合利用及新能源产业链;“小升规培育”优存量,大力帮扶舜阳再生、铭城环保、信恒设备、耀华科技等规下企业升规提档,集中突破资金到位、数据申报难点问题,实现增量提质;“深挖规上潜力”扩总量,围绕北方铜业、五龙镁业等龙头企业深挖产值潜力,积极引导指导企业科学调度生产要素,确保满负荷开足马力生产。截至目前,入驻企业48家,其中“四上”企业35家,规上企业25家,从业人数14000余人,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8.4亿元,税收5.79亿元,现已初步形成铜镁精深加工、新能源、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坚持应统尽统,以进促稳。持续用好“四库”管理模式,以接续不断地投入,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颗粒归仓应统尽统。确保落地的项目做到真开工、不停工,开工率持续攀升;开工项目应入尽入、投资应统尽统,列统率真实可靠;严格项目建设周期管理,力求亿元项目尽快建成、重大项目如期竣工,真正将投产率转化为实际的指标增长点、发展的动力源和企业的生力军。压茬推动“三个一批”。在2023年前四次“三个一批”活动中,垣曲开发区“签约一批”项目6个,总投资22.8亿元;“开工一批”项目9个,总投资11.76亿元;“投产一批”项目12个,总投资28.29亿元,全部达效,达效率100%,形成了签约、开工、投产的良性循环。2023年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1.88亿元,同比增长23.8%;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8.3亿元,同比增长7.14%;转型项目投资累计完成13.43亿元,主要考核指标均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三、聚焦项目招引,以“三大基地”挺起蝶变升级、加速崛起的发展脊梁
(一)从无到有,新能源“日渐成林”。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用好省委“十二种招商方式”,引进山西聚能锂电负极新材料项目,从落地到开工仅耗时1个月,跑出了招商引资“加速度”,赛出项目建设“新纪录”;同时,围绕锂电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招商集聚效应,做到“引进一个、发展一群、带来一批”,实现“一点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加速打造锂电负极新材料全覆盖产业链。截至目前,投资8.2亿元的中核储能项目、投资3.5亿元的科宇石墨匣钵项目、投资1.2亿元的正弘煅后焦等项目相继落地开工,以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与独立储能相关的产业集群已蔚然成风,风鹏正举。
(二)从有到优,尾矿“变废为宝”。紧紧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锚定“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一理念,依托北方铜业每年900余万吨尾矿资源,垣曲开发区化废物为资源、变“包袱”为经济效益,引进先进企业,培育发展新材料、绿色建材等新兴产业,推动投资21.77亿元的园子沟尾矿库、10亿元的华兆住工、1.5亿元的铭铖环保新材料、0.6亿元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运,真正实现尾矿资源的“吃干榨净”,奋力推动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基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三)从优到强,重塑“铜镁之都”。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铜镁精深加工基地”,立足矿产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北方铜业、五龙镁业链主企业作用,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推动铜镁精深加工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重点谋划龙电华鑫锂电铜箔、水发华夏、津城电缆等铜镁精深加工项目;着力推动投资24.96亿元的铜矿峪智慧开采、13亿元的中条山独立工矿区等项目开发建设;强力推进投资1.89亿元的五龙镁业6万吨金属镁填平补齐、焦化厂余热回收等项目落地投产,进一步延链强链补链,加快形成铜镁精深加工百亿级产业集群。
春风浩荡满目新,奋楫扬帆正当时。下一步,垣曲开发区将大力发扬省委“严、紧、深、细、实”的工作作风,勇担转型发展使命,聚力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经济运行向高而攀、向新而生、向远而行,以垣曲开发区一域之崛起为全县乃至市域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