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推动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企业项目平稳落地,开发区大力推进土地要素保障,盘活低效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开展了清理低效利用土地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面排查推动精确管理
开发区始终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思路,积极落实土地全面排查底数,对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动态化、精确化的管理实现高效对接项目单位,确保土地资源配置合理有效。2023年开发区研究制定出台了《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低效利用土地清理处置办法》,并报请原平市政府会议通过,同时成立了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低效利用土地领导小组,对“未批先建”、“僵尸企业”等低效利用土地状况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具体底数,建立精确台账。通过排查,共查出涉及“未批先建”问题企业15个,面积1668.48亩;僵尸企业7家。根据排查结果,开发区针对企业的具体问题进行精确管理。
“府院联动”优化用地服务
为确保项目能够尽早开工落地,开发区深入研究项目在土地手续办理过程中涉及的环节和问题,对各个环节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用地审批效率,优化土地出让条件,完善土地使用手续,同时针对企业用地产生的纠纷通过“府院联动”的方式推动有效解决。太行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因借款合同纠纷,将其名下位于原平市崞阳镇的256余亩国有建设用地质押给山西银行。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采用“府院联动”方式,与法院、银行、企业进行多次沟通协调,并先后协助山西银行、山西正轩物贸有限公司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证书》,有效解决该企业用地纠纷,同时盘活了256余亩存量建设用地,为入园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
分类整治盘活低效土地
为了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开发区就土地“未批先建”和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市场因素等原因停产、停建(僵尸企业)而形成的问题,动脑筋、想办法。针对多年来入园企业“未批先建”土地,通过借用、购买、地方政府解决等方式解决占补平衡指标。2022年以来,共解决占补平衡指标2195.352亩;共报批土地11个批次,面积2835.75亩;共供应土地56宗,面积4297.76亩。对停产停建僵尸企业的有关问题进行分类处置,实施 “腾笼换鸟”,开发区既给“僵尸”企业适当补偿,解决了他们的历史遗留问题,企业家满意,同时盘活了稀缺土地资源,让新投资项目缩短供地周期,实现了开发区、僵尸企业、新投资企业“三赢”的局面。截止到2023年12月,僵尸企业共7家、涉及土地803.87亩已全部清理完成。在清理僵尸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入7家总投资60.64亿元的新项目入驻原僵尸企业用地。
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解决了“三区三线”划定新项目由于缺乏土地无法落地的难题,得到了省自然资源厅的表扬。下一步,开发区将多措并举强化土地保障服务,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扩展新工业用地,提高土地集约节约水平,助推开发区项目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