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5日电 “你好,我们是ICAC”“廉政公署查案,不方便透露”“廉署请你喝咖啡”……提到香港廉政公署,不少人都会想起这些耳熟能详的香港影视作品经典台词,以及古天乐、刘青云等港星塑造的廉政公署调查人员角色。
2024年2月15日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50周年。50年前,香港为什么会成立廉政公署?它的宣传为何能做到家喻户晓?“约你到廉署饮咖啡”何以成为令贪污分子闻风丧胆一样的存在?
廉政公署在香港是一个什么样的执法机构?
香港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缩写为ICAC),也被香港市民称为“老廉”“廉记”。
今年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50周年。回顾香港半世纪的反贪历史,廉政公署始终在反贪路上保持无畏无惧、刚正不阿。
自成立以来,廉政公署一直独立运作,全力打击贪污。1997年香港回归后,廉政公署直接向特区行政长官负责,廉政专员需要定期向行政会议汇报。
廉政公署的调查权和律政司的检控权分立,香港特区《基本法》亦订明廉政公署在宪制上保障廉署的工作不受干预。
为什么会成立廉政公署?
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香港贪污问题严重。在公务员团队,无论职位高低,大部分公务员都涉及以权谋私。贪污风气在警队中尤为严重,受贿的警务人员更包庇黄、赌、毒等各种非法罪行。一位被治罪香港警司曾有这样的供词:“贪污在香港警察队伍中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觉,白天起床、刷牙一样自然。”
香港市民在生活中处处饱受贪污之苦。救护人员在接送病人往医院前,向病人索取茶钱、病人还要打赏医院的员工,才可取得开水或便盆。就连轮候公共房屋、申请入学或各种公共服务,也要贿赂有关官员。
1973年,外籍总警司葛柏的贪污案,让民怨升达沸点。葛柏被发现拥有超过430多万港元财富,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贪污得来。
律政司要求葛柏在一星期内解释其财富来源,然而,在此期间葛柏竟轻易逃离香港。葛柏潜逃让积聚已久的民怨爆发,香港市民要求港英政府缉拿潜逃的葛柏归案。
面对市民的强烈要求,港英政府意识到必须有所行动。葛柏潜逃后,高级副按察司百里渠被任命组织一个调查委员会,调查葛柏潜逃事件。百里渠之后在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有识之士一般认为除非反贪污部能脱离警方独立,否则大众永不会相信政府确实有心扑灭贪污。
时任港督麦理浩接纳了百里渠报告书的建议。在1973年10月的立法局会议上,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反贪污组织。
廉政公署在1974年2月15日正式成立,以执法、预防及教育“三管齐下”的方式打击贪污。
原文链接:https://swt.fujian.gov.cn/xxgk/swdt/swyw/gjyw/202402/t20240220_639750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