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商业调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融在第一家园

时间:2024-02-19 作者:佚名来源:福建省商务厅

  

  编者按 海峡难隔鸿雁,岁月不改人心。2023年,闽台民间交流重新热络,新朋老友欢聚一堂。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已成为岛内的主流民意,更是挡不住的历史大势。

  民心向融,民心盼融。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福建已成为两岸民间交流最活跃区域、两岸同胞情感最温馨家园、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构建起了两岸最便捷最经济的海空立体通道,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奠定了扎实基础。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赋予福建的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历史使命,更是福建的重大发展机遇。

  同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专门审议、一致通过《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一重大举措,体现了福建主动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的高度自觉、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的政治担当。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肩负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伟大使命,福建必将初心不改、昂扬奋进。

  和乐融融 筑梦第一家园

  2023年,福建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继续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努力建设两岸往来最便捷、合作最紧密、政策最开放、服务最贴心、交流最活跃、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园。

  以通促融合作更紧密

  融合发展,基础在“通”。一年来,福建持续发挥优势,突出以通促融,拧紧合作链条。

  “小四通”取得新进展。通水方面,2023年向金门供水666.8万吨,日均1.83万吨。5年来,福建累计向金门供水达3000多万吨。完成向马祖管道供水福州陆上侧工程;通电方面,向金门、马祖通电项目福建侧换流站已核准;通气方面,福建已基本具备LNG罐箱供气条件;通桥方面,厦金大桥厦门侧项目厦门第三东通道已开工建设。

  经贸合作稳中有进。闽台合作的主导产业捷报连连,石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机械装备业朝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新设台企数、实际利用台资位居大陆前列。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稳居大陆第一,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连获优秀等级。

  标准共通不断推进。推出第二批两岸标准共通试点13项,发布两岸共通标准76项。启动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条例立法工作,造福两岸业者。

  以惠促融 服务更贴心

  融合发展,活力在“惠”。一年来,福建坚持以惠促融,各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不断健全,政策覆盖面、台胞受益面进一步扩大。

  为了让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落实落细,福建各地各部门打出“组合拳”。针对在闽创业台湾农民,推出“台农贷”线上办理升级版;支持金马地区企业及在闽登记注册台资企业申报“福建老字号”;福州、厦门、平潭等地面向台青推出相应免租房和公租房;平潭在大陆率先实现台企注册业务“全程网办”;推动“三医一张网”建设,方便台胞办理医保、健保报销;推动台胞移动支付便利化;增设台胞办证窗口,提供“就近办”“马上办”“便利用”服务等,让台胞在闽就业创业更有保障,生活工作无后顾之忧。

  2023年,超千名台青来闽实习就业创业,一批台青参与福建400多个村庄的项目建设;福建率先开展依据台湾“分科测验”成绩招收台生试点,对台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一大批台胞在福建担任教师、医生、社区营造师,有的还获得“非遗传承人”“劳模”“三八红旗手”称号及“青年五四奖章”等。

  从安居到乐业,从追梦到圆梦,越来越多台胞以“新居民”身份融入“新家园”。

  以情促融 交流更频繁

  融合发展,纽带在“情”。一年来,闽台民间线下交流不断,各种两岸交流活动轮番登场,让彼此心贴得更近、情融得更深。

  品牌活动显成效。第十五届海峡论坛在厦门等地举办,吸引了7500名台胞线下参会,其中,岛内来闽台胞约5300人。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吸引了近3000名台青参加,覆盖台湾22个县市,参会规模创新高,进一步擦亮两岸交流的“金字招牌”。

  文体、民俗交流入岛。去年,我省一批民间文化、体育、宗教等领域团体入岛交流。如,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第十七届金门书展(台、澎、金、马)巡回展等入岛举办,我省非遗文化亮相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组团赴金门参加第十一届厦金海峡横渡活动;海澄城隍金身入岛巡安,实现2020年以来大陆神像入岛“零的突破”……

  福建还发挥宗亲、乡亲、姻亲、信俗“四大纽带”优势,常态化举办民间信仰、族谱对接、寻根谒祖、宗亲联谊等活动,为两岸民间交流架起“彩虹桥”,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2023年9月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从便利台胞往来和生活、深化闽台经贸合作、鼓励台胞就业创业、推进涉台法治建设四方面,发布首批15条政策措施;12月,福建省《实施意见》发布,围绕打造两岸社会融合示范样板、两岸经济融合示范样板、两岸同胞情感融合示范样板、构建福建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22条措施,继续为台湾同胞行便利、增实惠、添福祉。

  新起点,新征程。福建将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先行先试,着力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携手台胞共同筑梦第一家园。

  热词

  ★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内容包括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促进闽台经贸深度融合、促进福建全域融合发展、深化闽台社会人文交流等方面,将充分发挥福建对台的独特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促进闽台人员往来更便捷、贸易投资更顺畅、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

  ★22条《实施意见》

  去年12月,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意见》,专门出台了福建省《实施意见》,围绕“共建共享第一家园,打造两岸社会融合示范样板”“深化闽台经贸合作,打造两岸经济融合示范样板”“密切闽台人文交流,打造两岸同胞情感融合示范样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构建福建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等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力争到2025年,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一批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十项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去年11月,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出台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十项措施”),推出台胞证“网上办”“口岸办”“集中办”,信息采集 “一地备案、全国通用”,提速审批时限等举措,进一步促进闽台人员往来、便利台胞在闽居住生活。“十项措施”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在台胞中广受好评。

  ★复航

  2020年3月,受新冠疫情影响,两岸“小三通”和部分空中直航航点停运。去年,福建推动厦门至金门、泉州至金门、马尾琅岐至马祖、连江黄岐至马祖四条“小三通”客运航线以及福州至台湾直飞客运航线复航,在两岸间架起了一座“亲情桥”“民生桥”。(吴洪 整理)

  数据

  ★经贸

  去年,我省新设台资企业2117户,同比增长45.8%,实际利用台资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6.8% (以上两项均含第三地),新设台企数、实际利用台资位居大陆前列。

  ★往来

  去年,空中直航客运出入境旅客482734人次;空中直航货运总吞吐量34265.3吨;“小三通”客运往来5258航次,运送旅客764894人次。

  ★农业

  去年,全省新增台资农业项目86个,合同利用台资1.48亿美元,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3034个,合同利用台资46.18亿美元。我省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保持大陆第一。

  ★交流

  去年,累计举办各类主要民间交流活动近280场次,组织岛内台胞逾3万人次来闽参加线下交流活动。(吴洪 整理)

  来源:福建日报,记者:吴洪,2024年1月30日07版


原文链接: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twc/202402/t20240202_639137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商业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商业调研网  sy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邮箱:shangyezix@163.com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