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部署要求,按照县委“三绿”发展战略,紧盯黄河流域重大国家战略,重点开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集群式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效。
一是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偏关作为传统农业县,有着较好的畜牧产业发展基础,猪、牛、羊数量均达到一定规模。全县拥有11.47万亩的特色种植面积。2万亩的谷子“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已成功入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创建基地。“偏关小米”“偏关山羊”“偏关海红”“偏关莜面”“偏关豆腐”获得地理标志商标。海红果、沙棘饮品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农业冷链物流、现代养殖等产业正在加紧建设。国家和省级杂粮杂豆(谷子、黑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大力推进。偏关县特优农产品供应链正在逐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品牌效应和竞争力逐步提升。
二是打造彰显资源优势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偏关风、光、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4m/s;平均日照时长约2700小时;黄河流经县境34公里,境内有万家寨电站水利枢纽、龙口电站水利枢纽,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1460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3493.4万立方米,山西大水网万家寨引黄工程分配给偏关县县域小水网建设工程用水指标100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工业园区用水。境内有蒙西—晋中、蒙西—天津南特高压过境,为电力外送畅通了高速通道。下一步,可以充分挖掘偏关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全市新能源建设第一县”,科学布局,抓紧谋划,特别是紧盯万家寨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绿色能源建设项目,实现能源建设跨越式转型发展。
三是打造深度集聚融合的文旅产业链。偏关历史文化厚重,人文自然景观众多,黄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在这里彼此交融,蕴含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我县先后举办了2017-2018、2018-2019两届“全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系列赛”、“2018忻州旅游文化嘉年华·看黄河、走长城、穿越太行越野拉力赛”、“长城黄河极致越野徒步挑战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发大会上,老牛湾风景区成为继忻州古城、雁门关景区后第三分会场亮相全国。下一步,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求,围绕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省级农林文旅康养示范县建设,依托黄河1号、长城1号旅游公路,老牛湾和水泉红门口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资源禀赋,逐步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四是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产业链。我县将重点围绕黄河一号、长城一号两条旅游公路沿线桦林堡、草垛山堡、老营堡、水泉堡、丫角山堡等古堡和关河口古村落,加快“黄河人家”、“长城人家”标准化建设,挖掘文化内涵,讲好“偏关故事”。着力打造观光农业和景观廊带,打造网红打卡地,配套建设采摘、垂钓、民宿、写生、摄影、特色餐饮等农旅融合基地,加强乡村旅游策划包装开发,健全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拓展乡村旅游全产业链。
五是打造辐射效应强劲的物流园区产业链。随着省委、省政府打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忻州市委、市政府也适时提出了“南融、东进、西引、北联”的发展思路。偏关西邻陕西、北靠内蒙,东接朔州,处于晋陕蒙三角,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作为“西引”“北联”战略的桥头堡和开放门户,起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中枢节点作用,在共同推进区域协同保护、协作发展方面区位特殊而重要。在打造现代物流运输通道方面,特别是涉煤物流一体化集聚园区有着先天优势。下一步,将以区位优势为依托,以创建煤炭产业集聚区为抓手,着力引进煤炭铁路集运、煤化工等一批涉煤领域集聚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