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三天假期,无论是商场、餐饮,还是温泉、雪场,多个商业业态热闹沸腾,人气满满。根据北京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25.1亿元。其中,餐饮消费增势强劲,同比增长27.9%。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2217.5万人次,同比增长40.5%。
为了营造浓厚消费氛围,北京市推出了“冬日惠购庆新年”“元旦打卡趣体验”“快乐冰雪享生活”3大板块400余项活动,“京”彩跨年消费送福利。东城区联动区内重点商圈启动“崇文喜市·国潮年货节”“悦享礼遇”迎新活动,西城区依托公众号、抖音号开展“尚新节”“云逛西城好物荟”特惠专场,朝阳区“国际灯光节”“新年音乐会”“城市上新季”系列活动、门头沟区“檀谷跨年倒数音乐派对”“长安天街周年庆”“中骏·世界城摩登跨年欢乐季”勾勒美好假日生活。元旦期间,王府井商圈、中关村商圈、前门大栅栏商圈客流量分别达62.9万人次、26.3万人次和24.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7.3%、92.7%和93.5%。朝阳合生汇、华宇时尚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37.3%。
元旦期间冰雪消费火热,“2024北京冰雪消费节”联动10余个商圈、100余个品牌和冰雪场馆开展主题促消费活动。多个商圈商场打造冰雪节,推出冰雪服饰装备优惠、户外冰雪欢趣畅玩、跨年艺术秀,激发冰雪消费活力,构建多元融合的冰雪消费新场景。“京东燃冬滑雪季”带来线上冰雪消费狂欢,假日期间京东平台滑雪服类消费同比增长30.4%。
贺岁新品推陈出新销售旺。菜百全国首发“龙年金银纪念章”同步上新“抱抱龙”“小龙多多”等多款产品,中国黄金“龙年贺岁”、周大福龙年吊坠系列寓意美好祝福。稻香村年味礼盒、吴裕泰龙年贡毫爆款上新,老字号新年新品添新意。宜家家居龙年限定新品烘托喜庆气氛,耐克“龙年系列”融合传统游龙图案展现设计魅力,泡泡玛特“龙吟献瑞”系列盲盒、“DIMOO招财猫人偶”引领潮流时尚风向标。假日期间,稻香村、中国黄金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和11.7%。
为了有效激发汽车消费活力,西城区“汽车嘉年华”发放600万元线上消费券,昌平区“悦享暖冬·礼惠昌平”千万元汽车消费券加大新能源车辆购置支持力度,朝阳区“潮朝阳·汽车季”携手20个品牌车企推出百万元补贴、订车送礼活动,海淀区、房山区、顺义区、大兴区等多家车企联动促销。
餐饮消费增势同样强劲。“北京火锅美食文化节”联合40余个品牌、500余家门店及线上平台打造火锅消费盛宴,东城区“簋街四季 沸腾火锅节”联动10余家商户开展品冬日温暖美食活动,朝阳区携手20余家餐饮企业推出“佳节盛宴 味蕾狂欢”活动,海淀区“寻味海淀”“俄罗斯美食节”、丰台区“暖冬饮品节”“丰味暖冬火锅节”、昌平区“阳坊涮肉美食节”开启愉悦味蕾之旅。全聚德升级手工切片鸭礼盒,旺顺阁上新限定风味套餐,北平食府“无限叠加”代金券,全聚德、东来顺、呷哺呷哺推出多款菜品优惠,假日期间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5.8%、60%和34.6%。
服务消费也火热升温。银联商务数据显示,元旦假期,服务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1.9%,其中文化娱乐、旅游售票消费金额同比增长38.3%和28.4%。
元旦假期,全市推出253台759场文化艺术演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运营。灯塔数据显示,截至1月1日12时全市票房累计超6000万元。
短途游大热。首届“家庭园艺嘉年华”、2024“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传递积极健康生活方式。2023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推介十大乡村综合体、“京华乡韵·最美乡宿”旅游路线,丰富冬季乡村休闲消费供给。慕田峪“慕御初光”、王府井奥莱·香江小镇灯光秀、北京世园公园“花灯艺术节”光影交错点亮冬日生活,京郊温泉酒店畅玩套餐拉满假日氛围。元旦假期,去哪儿网飞往北京的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5倍,携程高铁游北京位列热门目的地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