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业态中,即时零售犹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线上订单30分钟送达”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但在分秒必争的背后,却有一个必须“慢下来”的岗位,这便是零售店店长。
李赫廷是其中之一,目前工作于重庆市小柴购超市观音桥店。在即时零售的大潮中,这家店或许只是一朵小浪花,但在李赫廷眼中,这是人生的一个大拐点。
“转型比较晚,也比较慢。对于即时零售,最开始要学的太多了。”一直以来,李赫廷经营着一家线下便利店,生意时好时坏。2022年6月,他决定关闭6年的门店,成为一名小柴购超市的店长。
但此“店”非彼“店”。李赫廷的这家“新店”,并不做线下零售,所有订单都来自线上,并且还有一个显著特点——“线上订单30分钟送达”。如此迅速的配送速度,对一名传统门店店长来说,挑战并不小。
最先要面对的挑战,是螺旋式上升的商品种类数量。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李赫廷仅需凭借记忆,便可穿梭于几个货架间,快速地找到顾客所需的商品。线下店铺面积有限,货架个数不多,商品种类数量固定,便于寻找和管理。
但新店完全不同。依靠美团闪电仓业务模式,观音桥店单仓商品种类数量迅速超过了9000个。李赫廷告诉记者,以前仓库里是“一层货架,一种产品大类”,但之后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如今已是“一层货架,百个货框,百种产品”。
在如此庞大的“商品堆”里,保证精准“命中”目标商品,是“30分钟送达”的关键环节。“很明显,光凭人的记忆,已经很难搞清楚商品位置了。”李赫廷感慨道。
2023年7月,李赫廷决定引入“牵牛花”智能管理系统,凭借电子货位码,对商品“定位”,效果非常明显,在人力不足时,这一数字化系统帮助他挺过了首次“爆单期”。
“订单峰值已经超过了3.9万单/月,相当于平均每天1000多个订单。”让李赫廷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以前根本没想过的事情”。
“销量最好的产品,竟然是床上用具。”据李赫廷介绍,在经营线下店铺时,这类产品一般不太容易卖出去。“但得益于即时零售,我们打破了很多限制。”李赫廷说。
例如门店选址。一般来说,店铺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客流量和营业额上限,但即时零售带来了无限可能。传统超市最多覆盖一个商圈,但依靠庞大的供应链,即时零售可以覆盖3~10公里的消费者。
“2023年,我们营业额有望超过1500万元,是以前的1.5倍。”李赫廷表示,目前观音桥店正在为春节补货。香蜡、纸码、年画、红纸、白糖、茶叶、糖果、佐料……在接下来的一个月,这些商品会被陆续摆上仓库货架,对李赫廷来说,这个春节假期恐怕会“有些忙”——“预测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即时零售大图谱中,李赫廷的门店只是一个小节点。即时零售步入快速发展期,企业不断追求速度和规模,然而在这位老店长身上,记者看到了另一种节奏——“慢一点、稳下来”。
“越是在这样的时期,我们越需要扎实的脚步。”李赫廷认为,扎实的基础、持续的努力,才能确保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失去方向、不忽视细节,“我们不仅要追求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品质和价值,不断优化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