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贸综合服务为抓手,依托贵阳综保区优势,招商引资、孵化企业、丰富外贸业态,不断壮大贵州外贸主体规模。”8月份,贵州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期建设完成,管理单位贵州鲸飞数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周亮很是兴奋。 贵州富之源供应链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这些标准厂房既是产业发展载体,也是招商引资的关键支撑。”近日,在贵安综保区4号地块标准厂房建设现场,贵安综保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发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丁习跃说,“打造产业集聚高地还真少不了它们。”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提升“1+9”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功能,充分挖掘综保区外贸增长潜力。当前,全省各地积极打造开放载体、搭建开放平台,培育引进竞争力、带动力强的企业或项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阳、贵安、遵义三个综保区外贸进出口额超134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比重超34%。开放平台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我省对外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开放创新的前沿阵地。 抓招商 产业集聚夯基固本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我省各开放平台积极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助推园区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益。 今年数博会上,贵阳高新区与北京比格大数据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大数据及信创云迁移服务项目,这是高新区新落地的信创项目之一。今年上半年,该区相继引进北京比格、上海点内科技等软服业项目18个,总投资7.1亿元,信创产业集聚效应持续发力。 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高新区“延链”的生动案例。该公司是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在贵阳本地的上游配套商,无锡至贵阳的运输距离使得成本攀升。“落地高新区后,既降低成本提升整体效率,还可加深业务合作。”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奇说。 在贵安综保区,产业集聚效应也在发酵。 “入驻以来,贵安综保区陆续引入了多家光电企业。”贵州中海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国说,光电企业抱团发展,上下游生产配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成本更低、企业发展前景更好。 随着瑞立达、双坤、晶泰科等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的优质光电产业项目落地投产,贵安综保区集群效应已经显现。 狠抓招商,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既是以“增量”促发展之举,又是夯基固本之功。 贵阳高新区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强化龙头企业及关联产业链招商成效显著。贵阳综保区积极与省、市驻外办对接,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相继落地智能装备产业园、中伟新材料等18个项目。贵安综保区以商招商、以房招商、中介合作招商、展会招商、设备招商,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强劲攻势,上半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个。 拓通道 格局更大朋友更多 加速建设的开放通道,让贵州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中亮点频现。 “‘港区联动’的模式真好!”贵阳综保区商务局局长杨昌明说,打通黔粤物流通道以及国际陆港开通后,综保区将税收、海关监管、查验检疫等方面的政策优势,与国际陆港装卸等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实现了港、区一体化运作,有效推动了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发展,并扩大了国际陆港货源渠道。 2021年,贵州首列直发中欧班列从都拉营火车站发出;2022年,首列黔粤班列从贵阳国际陆港发出;2023年,贵阳直达中亚班列正式开行……自贵阳国际陆港开港以来,与贵阳综保区形成港区联动,有力推动了外贸经济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t.guizhou.gov.cn/xwzx/gzdt/202309/t20230914_823941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