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来,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深入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积极主动承接赋权事项,提升“一件事、一次办”“区内事、区内办”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入企服务专项行动,真心实意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为企业提供了强大支撑,最大限度激发了市场活力。
制度保障更有力
“在武乡投资,我们有信心!”这是武乡太湖食品园区行政部负责人熊和平的真切感受。当时,该公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武乡考察,“没想到,一入武乡就被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创业环境包围,示范区专人带着我们全流程完成了注册与备案,一次性办完所有业务。”
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示范区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打造投资洼地和兴业沃土的重要抓手,及时出台了《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关于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关于企业投资项目领办代办的工作方案》《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2023年营商环境创新提升工作方案》《市场主体提升工作方案》等制度,建立协调推进、定期调度、督导通报等工作机制,全力破解堵点、难点、痛点,使得营商环境更加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
为企服务更高效
示范区坚持打造“一站式”在线审批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与审批服务深度融合,让审批服务更智慧,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充分利用微信等信息端让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通过电子签名等技术实现更多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组建了工作专班,党工委班子成员亲自挂帅,确定了 1名首席代办员和6名代办员具体承办,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从进入、办理、办结、评价四个环节,通过开展服务礼仪培训,重点围绕行为礼仪个人形象、礼貌用语、服务态度四个方面,规范窗口人员的言行举止、使窗口服务更暖心和贴心。推出“项目管家”新机制,建立“1名项目管家+1名企业联系人”的“1+1”服务机制,一对一地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和项目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更高效、更快捷的方式解决办事难题。
市场环境更宽松
“太方便了,少跑腿事小,丢掉机遇事大。”山西太行山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智勇说,他们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因一时疏忽没有带上资金证明,示范区第一时间根据容缺受理机制与县审批局联动,边审核边补充材料,“为我们的项目早日动工打开了绿色通道。”
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企业,“上了项目、丢了机遇”的事情在一些地方并不罕见。针对这一问题,示范区一体化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联动模式+“一枚印章”模式,将办理投资项目审批各个阶段需要开展的技术性评估等事项,由“串联”改为“并联”,大幅压缩审查审批时限。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使命在肩,惟其笃行。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高标准落实省、市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保持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士气,争当干部敢为的奋进者、地方敢闯的主力军、企业敢干的“店小二”、群众敢首创的“呵护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