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砥砺奋进谱华章的时代,这是一个扬帆起航正当时的时代。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周年。三年来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帆奋进、砥砺前行,收获了沉甸甸的硕果,扬帆奋进正当时, 砥砺前行谱新篇。
锐意改革 提升服务水平
伴随着新时代发展的铿锵步伐,2020年7月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立。从此,在灵山秀水的广灵大地绘制蓝图,汇聚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为晋北的一个山区小县广灵书写出新的篇章。
自成立以来,广灵经开区就把“三化三制”、“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作为构建科学体制、建立高效机制、创优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深化相关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化三制”改革方面:一是“三制”改革。2021年,广灵经开区实行了《全员岗位聘任制实施意见》《绩效工资制实施方案》,为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出台《全员岗位聘任制实施办法(试行)》《绩效工资管理办法(试行)》;二是“三化”改革。为推动开发区市场化改革,加快“管运分离”“管建分离”步伐,高效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类工程项目,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批准,将原属县经建投公司的子公司—广灵县达宇开发投资公司,划转开发区管理。一年来,广灵达宇作为区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积极申报专项债,推动实施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为加快补齐园区设施短板、提升园区承载力作了大量工作。
“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方面:一是务实推动“承诺制”改革。广灵经开区制定出台了《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全面推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承诺、零审批、拿地即可开工”,以“信用承诺、先建后审、过程监管、联合验收、强化服务”促进项目落地大提速、政务服务大提升,确保跟进保障到位;二是全力推进“标准地”改革。广灵经开区先后制定了《“标准地”项目投资建设合同》《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投资承诺书》等格式范本,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就合同约定的控制性指标进行完善更新;三是高效推动“全代办”改革。先后制定《投资项目建设领办代办工作实施方案》《政务服务“全代办”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完善了全流程代办业务清单,高标准建成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及领办代办服务窗口,并配备专项领办员、代办员。
截至2023年6月,全区共入驻企业78家,其中工业企业57家,已培育“四上”企业30家。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28094万元,同比增速为17.9%,工业投资累计完成77553万元,同比增速为22.3%,转型项目投资完成75570万元,占工业投资比重97.4%,“四上”企业较年初净增5家,增速23.8%,“四上”企业年营业收入完成279842.80万元,产出强度为374.72万元/亩,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走出了昂扬奋进的新姿态。
筑巢引凤 加强园区建设
为优化园区功能,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广灵经开区聚焦要素保障,实施基础设施专项行动,坚持适度超前,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园区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
在原有园区路网及配套设施基础上,2022年实施了华润燃气入园进厂、供电增建扩容(线路迁改)、园区道路建设、生产用水保障等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开发区核心区电力线路迁改工程,高新园区一期配套道路建设工程、配套供电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循环经济园区一期道路建设工程等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为保障园区企业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广灵县委、县政府于2022年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园区中水利用建设项目,包括建设两级泵站、蓄水池、输水管道,预计2023年底竣工,届时每年可向园区增调补充340万方用水。为切实增强对产业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广灵经开区将在现有标准化厂房进驻率达到100%的情况下,谋划新建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交付。建成后,开发区实现路网全部贯通,管网全部覆盖,承载力全面提升。
瞄准靶心 打造产业集群
作为广灵县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承载区,广灵经开区坚持向高而攀,向质而行,选准方位,瞄准再生金属产业方向为突破口,迈好关键步。
广灵经开区锚定再生金属产业为主攻方向,制定产业规划,实施精准招商,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并落实优商惠企政策,建设并运营好再生金属产业园,全力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集聚、成链成势。精准绘制重点产业链发展路线图,在‘短链’延长、‘断链’连通、‘细链’增粗、‘无链’生有、‘弱链’变强等重点方向发力,全面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效益和整体竞争力,为推动广灵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目前,区内有再生金属企业15家,初步形成了涵盖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锡、再生贵金属等多个品类的产业群,再生金属产业成为开发区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特别是再生铝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4家再生铝企业2023年产能可达26万吨。
广灵经开区围绕再生金属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夯基垒台、筑巢引凤,多措并举打通上下游,推动产业集群成势高质量发展。目前,规划建设了有色金属交易市场,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底建成投运,届时可入驻商户52家,年交易金额可达39亿元,将建成“华北重要的再生金属产业基地”,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预计到2026年底,广灵经开区再生铝年产能将达到50万吨、再生铅年产能达到12万吨、再生锌产能达到18万吨,相关再生金属产业链条将稳固扎根,全区有色金属产业年产值达到274亿元,进一步夯实“打造华北地区重要的再生金属循环利用基地”的基础,形成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多措并举 创优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开发区推动招大引强、招强引优的核心竞争力。广灵经开区从起步发展就把提升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为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从项目洽谈、签约,到项目建设、投产、运营,实行“全周期服务”,实现服务企业和项目的全周期管理,打造方便快捷、公平公正的广灵经开区“最优营商环境”名片。
广灵经开区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为契机,推进平台搭建,强化制度支撑,优化队伍建设。率先成立了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领办代办服务窗口,配备专项领办员、代办员,先后开通了5个服务平台(山西省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消防审查验收数字化管理平台、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山西政务服务平台、山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企业开办全程网办管理系统),建立了“一站式”办结的审批机制和“一口受理、一表申报、并联审批、统发证照”的服务模式,全方位、全流程为企业进行项目申报、资料整理、手续办理,推动办事不出区。
2022年,广灵经开区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推动涉企投资的30个审批事项简化合并为11项,同时,将14个事项列入政府服务承诺名单、8个事项列入企业信用承诺名单,各产业项目前期审批服务时间缩减90%以上。去年全年为11个项目办理“承诺制”相关手续,为产业项目供应“标准地”共计4宗105.9亩,为13个项目提供领办代办服务41件次,受到投资客商的一致好评。
为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稳定运行和项目投产达效,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广灵经开区制定了《广灵经济技术开发区入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带头深入企业一线指导,共同协调现场办公,多次开展围绕提升效率、精准服务、提高标准和依法行政的入企服务活动,着力构建部门协同、联动推进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努力把广灵经开区打造成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
扬帆起航只是起点,砥砺前行才能直达彼岸。广灵经开区将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力度,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市委“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目标定位,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抓手,促进经开区企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为完成好“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重大使命提供坚强保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