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绛县经济开发区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把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法治开发区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四强化、四促进”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行政执法方式,探索出一条具有绛县经济开发区辨识度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工作路径。
一、强化党建引领,促进执法队伍专业化
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执法业务深度融合,强化党对综合执法工作的领导以及对年轻执法队员的培养。挑选5名“90后”党员,组成“青年突击队”,按照“交替值守、快速响应、周末轮休”要求,专职开展监督帮扶、专项检查等工作,既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激发年轻执法队员积极向上的风貌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强化制度建设,促进执法方式规范化
制定完善“年度、季度、月度”三级检查计划,联合县市场监管、环境、安全等有关部门对开发区工业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开展“双随机”抽查检查。统一公布开发区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每季度通过座谈、宣讲、培训等方式,对正面清单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坚持执法、监测、监管业务融合。
三、强化在线监控,促进执法目标精准化
根据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运城市重点单位自动监控安装联网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绛县经济开发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水、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10家,应纳入自动监测管理范围。可实施自动监控重点单位共计9家。涉气8家、涉水1家。截至目前,开发区重点单位可实施监控点位10个,联网率100%,涉气监控点位9个,联网率100%,涉水监控点位1个,联网率100%。9家企业全部通过市局验收备案,为进一步实现精准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强化源头治理,促进执法主体责任化
加强重大风险管控。强化风险甄别,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的排摸、辨识,全面弄清区域、行业的风险底数、风险结构和风险特点,做到底数清、风险明、不留盲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细化明确行业重点任务。组织专家入企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指导帮扶,帮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通过企业主动说问题、专家现场找问题、座谈交流解问题,聚焦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隐患排查、重点部位和主要设备设施运行情况。截至8月份,开发区先后组织人员到中科晶电、博翔汇良、亚新科等10余家企业指导帮扶,解决隐患问题30余条,企业自查隐患60余条。针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检查组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并进行现场指正,共同配合,协助企业把隐患整改到位,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本质安全,确保开发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