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紧紧扭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聚焦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政务服务、全员入企纾困等多项举措,为高质量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一、聚焦组织领导,压实责任聚真气。一是强化责任担当。示范区管委会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齐抓共管、强化营商环境全过程管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推行部门工作“清单化”,围绕年初全县“两会”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实际,各部门制定了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了具体任务、牵头领导、牵头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限、进度安排,任务清单制作图版上墙,做到了人人心中有清单、个个肩上有担子;推行招商引资“部门化”,细化全年招商任务,推行全员招商,1人一个招商任务,将招商指标按照部门人数下发到部门;三是考核“绩效化”。为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完善了考核办法,进一步拉开差距,部门完不成招商任务降低绩效等级,分管领导随之也降低绩效工资。
二、聚焦政务服务,优质高效强底气。一是推行企业开办零成本。大力推动市场主体倍增,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开展 “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将企业设立时间压缩到 0.5 个工作日,对新开办企业实行证照免费邮寄、免费刻制印章等服务,真正实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截至目前新设立登记企业15家,完成全年任务的75%。二是打造产业集聚区。豆村和东雷片区均配套建设企业孵化中心和人才公寓,成立了党群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免费提供注册地址、办公场所以及公共服务。目前注册在两个片区的企业达到10 余户,铝单板产业园和食品产业园初具规模。三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将党群服务大厅与行政审批大厅“合二为一”,打造“一站式”审批与服务大厅,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批服务模式,让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享受“一站式”服务。四是优化审批环节。取消审批服务中所有非法定资料,简化提供资料,所有资料只提供一次,审批结果实行内部流转。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时限压缩至50 天。并力争实现涉企事项网上办理。
三、聚焦排忧解难,惠企纾困振士气。一是推行全员包联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示范区管委会制定了全员包联企业方案,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服务。二是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企业家心声,收集到20余个涉企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的研究出台了落实方案,将解决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学习政策提升素质能力。组织了企业家和管委会工作人员60余名参加业务素质能力培训,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增强了企业积极应对经济发展困难的信心,企业干事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发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