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吕梁经开区紧紧围绕省委书记蓝佛安提出的“12种招商方式”,探索“1+14+N”全员招商、“1+1+4”联动招商新模式,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抓好“一把手”招商工程。始终将全面工作与招商引资工作统筹部署、同步推进,年初签订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书。班子成员带头赴外开展产业定向、企业定点、展会定时等精准招商活动,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考察,与天津执信、盘石集团等知名企业进行了深度对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3个,项目意向投资金额约3.9亿元。
二是聚焦产业链招商,不断推动链条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区内天河二号超算中心、华为大数据中心存储能力和超算能力,将数字经济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市委常委、副市长,吕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晋萍先后4次前往科大讯飞合肥总部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成立了吕梁讯飞工作专班统筹协调项目合作中碰到的问题,配备了专业的项目管家全程跟踪对接,免费为企业提供了500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1000余平方米的展示中心,成立科大讯飞合吕梁项目运营公司,围绕“平台+赛道”,创新医保场景,吸引和聚集了2万余个开发者团队,成为市场主体倍增的后备军。
三是加强联动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发挥“1个招商局+14个招商分局+N个招商专班”的“1+14+N”全员招商作用,运用“一把手亲自抓招商+1套班子专职谋招商+国有公司参与、驻外招商办事处联络、中介平台委托、商协会抱团4种模式联动干招商”的“1+1+4”大招商模式,建立“政府+招商机构+项目”“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的政府招商和平台招商融合机制,出台了《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专项奖励政策,完善了一整套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举措,为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工作成效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1-6月份,吕梁经开区签约项目6个,签约金额 28565万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占比80%。签约并开工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1亿元,到位资金568.3万元。7月份新增签约项目7个,签约金额85000万元,预计到位资金25336万元。推动吕梁讯飞与华大基因就吕梁基因库建设安全方面开展合作,与360安全集团就数字政务、数字安全等方面开展合作,与腾讯就吕梁数字医疗、智慧文旅等方面开展合作,与天津执信科技就建设吕梁数字健康产业等方面开展合作,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企业正在加速聚集,吕梁数字大健康产业全链条生态逐步形成。
目前,吕梁讯飞与全市115家医院、294家基层医疗机构、1442家定点药店实现互联互通,创造了4项全国第一、1项全省第一。(全国第一家三医联动全量医疗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全病案医保审核系统、医保人工智能门诊处方审核系统、医学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全省第一家人工智能体验中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创新还不够。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招商引资是根本。在工作中,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创新,以改革思维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和办法不足。以创新发展、敢闯敢试的能力和本领还不够强劲。
(二)引进产业化重大项目的举措还不多。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突出本地城市产业和功能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对投资企业的吸引力等方面尚有不足。特色工业企业、优势工业企业发挥链主作用不明显,推动区域内龙头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以企业招商等方面的举措还不明显。
(三)要素保障水平和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还在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尚为薄弱,特别是工业园区标准地保障供应不足,金融服务对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力度还不强。
四、下一步推进措施
一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创新重要论述,学习中央省市关于招商引资的重大决策、有关政策、经验做法,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以创新促发展,夯实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
二要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围绕吕梁资源优势,深度挖掘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紧抓大数据产业优势,持续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
三要凝聚合力,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吕梁经开区四至范围调整方案,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加快区域调整进度,提高现有园区承载和配套能力。加大对闲置土地、闲散土地的盘活和利用,探索迁村腾地、盘存换地等路径,弥补工业用地不足的问题。引进创投机构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业,引导吕梁优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进入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领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