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坚持“三个聚焦”创新和健全三项发展机制,强化了招商引资和入企服务活力,创新实施“大招商”,积极推动行政审批县域融合,深化绩效考核办法,实施项目(企业)全生命周期包联服务工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创造最优营商环境。
一是聚焦改革创新,健全“县区融合”发展机制。针对招商队伍力量不强、专业程度不高不够、招商合力不够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临猗示范区党工委积极探索“县区融合”发展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大招商”改革。主要整合县招投中心、示范区招商融资部招商力量,以及抽调14个乡镇招商专员共计50余人,组建全县“一体化”招商专班平台,进驻临猗示范区一线集中办公,实现全县招商政策宣传“一个声音”、服务办理“一个标准”、外出推介“一个步调”。目前,通过“大招商”平台发力,临猗示范区招商线索扩充至35条,有1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19.31亿元。同时,我们正在深化县区融合,加快行政审批、项目服务、产业发展整合步伐,建立一体化的行政审批平台、项目推进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发展合力。
二是聚焦队伍建设,健全“干事创业”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树立工作导向,临猗示范区党工委深化“绩效工资制”改革,细化了《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着重考核全员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成效,建立了“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的奖优罚劣机制,上到班子成员、下到一般干事,鼓励全员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奖励性绩效中的60%根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进行发放,有效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
三是聚焦压实责任,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为确保临猗示范区的17个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我们启动“项目大会战百日行动”,制定临猗示范区投资项目(企业)全生命周期包联服务工作机制,对招引后的17个重点项目按“全生命周期包联、全流程接力跟进、全闭环集成”的理念,实行“包联服务专班一包到底、单位接力推动”的工作机制,认真履行包联服务的“责任状”,每个项目(企业)确定一名包联领导,一个包联责任部室,一个服务专班,形成“三级包联”体系,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包联服务。包联领导深入包联项目建设现场 “嘘寒问暖”,全程跟进项目建设情况,每月对包联项目调度安排一次,对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会诊”和协调解决。服务专班主动对接项目包联领导,对所有项目实行“日报告、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实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上半年,先后组织召开8次重点项目调度会,6次现场推进会,9月底新建重点项目开工率预计可达到95%。